人生幾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瓦崗三年 第九章 籌謀(二)
劉文靜很想笑,李世民說話說一半,吞吞吐吐地一點不像平時那樣爽快:“二公子說的是,天下大亂,百姓渴盼明主。可惜,我冷眼觀察,還沒找到類似商湯、周武、漢高祖、光武帝這樣的人物。依眼下的情形來看,除非出現這類人物,否則,天下不會太平。”
李世民有些惱,劉文靜這是明知故反著說,硬要逼他把話講明:“先生,世民也不說假話了。我想跟你商討大計,你認為我下一步改怎麼走?”
“你現在做了什麼?讓我猜猜,定是讓弘基去買馬,長孫順德去招兵,唐國公還是不鬆口?”劉文靜來的更直接。
“可不是。父親就是不說幹不幹,我每次提出這個問題,他都要岔開,我也很苦惱。”
劉文靜皺眉頭了:“我跟裴寂談了幾次讓他直接勸勸國公儘快起兵,這老傢伙也是左右言而它之,就是不給一句實話。唉,現在盜賊蜂起,皇帝留戀江南不歸,中原局勢混亂不堪,正是舉兵的好時機。國公素有威望,在太原也深得民心,只要舉措得當,順應民意,在太原振臂一呼,一定能得到四方支援,四海不難平定。”
李世民也嘆氣:“是呀,我身邊的那些朋友,個個都想做大事,如果父親起兵,他們一定能來參加。可是,父親就是不答應。”
“是不是國公覺得時機不成熟或者沒有信心?二公子,你可以告訴國公,就說太原這裡的百姓和豪強都會支援他起兵反隋。”劉文靜對自己的見解很有信心:“我在這裡當了幾年縣令了,深知這裡的情況。太原城裡的流民基本上是逃兵役和苦役來的,這兩年更是來了許多逃避盜賊和兵亂的人。至於城裡的豪傑和地方富強,與我都有交情,他們的子弟中,很多人也已經成為你的朋友。我相信,一旦國公起事,短期內得到數萬兵馬不成問題,加上你父親本身率領的三萬精兵,就是一支很強的隊伍。”
“部隊倒是不愁。”李世民點頭,這點他很贊同,暗中也計算過:“只是,起兵前後不能讓朝廷得到訊息。還有,起兵後,我們打哪裡?東都洛陽還是都城大興(長安城)?打東都的話,能在中原腹地獲得糧倉,便於發展,打大興,能直搗龍穴,拔了楊廣的老巢。”
“當然是打大興。”劉文靜斬釘截鐵道:“東都洛陽是楊廣最看重的地方,那裡集結了不少兵力,二公子莫忘了楊玄感之敗,就敗在了打洛陽上。一旦被人數眾多的隋軍牽扯住了,就很難脫身。另外,楊廣留戀江南不返,還帶走了最精銳的部隊,大興可以說是一座空城,國公帶數十萬精兵趁虛入關,佔領大興後,可以號令天下,這麼好的便宜,為啥不去佔。”
“可大興周圍的軍隊也不少。”
“是不少,但都沒有主心骨,好對付。”劉文靜順手撿起一根稻草在地上划起來:“竇建德在河間起事,聲勢浩大,吸引了大量的官軍圍剿,這個地方的兵力對我們沒有了威脅;北面馬邑的王仁恭,奉行的是事不關己的策略,不觸及到他的利益,他不會有所行動。讓我覺得他不會對我們有威脅的還有一個原因,他的手下劉武周,我和他有一面之緣,此人野心極大,貪財好色,此人不是善類,說不定我們這邊起兵,他那邊也敢放火。張須陀一直在山東平叛,那邊的義軍多如牛毛,他忙不過來,顧不上咱們。再北的來護兒,此人可能是勁敵,作戰勇猛,帶軍有方,但他一人一軍,不足以抵擋我們的大軍,只要派出一支偏軍牽制住他,就能解決威脅。所以,我思謀良久了,覺得北上大興是最佳的方案。”
隨著劉文靜的比劃和解說,李世民眼前出現了一條平坦大路,這條路的盡頭就是輝煌的宮殿和金燦燦的皇帝寶座,他似乎已經看到李淵坐在寶座上,而他,意氣風發地指揮幾十萬兵馬征戰四方,一統天下。
“先生,我回去後馬上把你的分析講給父親,促使父親早日起兵。只是,這段時間要委屈先生了。”
劉文靜哈哈一笑:“有唐國公二公子暗中照應,我在這裡面吃不了虧。放心去吧,有事就來找我。文靜此生就想辦成這一件大事。”
李世民一拱手:“世民向先生保證,你一定會成功。”
回到唐國公府,李世民興奮的一夜都睡不著覺,天剛放亮,他就興沖沖地跑去找李淵。李淵剛剛起床,面色紅潤,精神煥發,一看可知,這一夜定是過的心滿意足。
“二郎又在為劉文靜的事著急?不必擔心,皇帝此人為父清楚,脾氣來的快,去的也快。你在這兒著急,說不定赦免劉文靜的詔書已經在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