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 (第2/4頁)
童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你仁厚。
崔後怒火更盛,直接偏過頭去:皇上請回吧,恕臣妾不能收回成命!
皇后趕自己走?高宗一時間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皇后,你連朕的話都不聽了嗎?
崔後高傲的抬起了下巴:我清河崔氏丟不起這個臉,皇上不用再說了!
清河崔氏!好高貴的人家!高宗一時間想起了尚書令韋相,清河崔氏的姻親。中書令柳相,皇后的親舅父。侍中王相,韋相的姻親。三位宰相都是託孤大臣。但凡頒下政令,三人不肯,就難以下達執行。
高宗心中越來越堵,一耳光就扇了過去,冷笑道:崔婉,你心裡只有清河崔氏,卻忘了自己早已是隴西李氏的媳婦了吧!
這一記耳光讓正殿內侍奉的所有人呆若木雞。
崔後捂著臉,彷彿不認識眼前素來溫和的皇帝。
怔忡中聽到高宗緩緩說道:傳旨,皇后拂逆朕意,即日起閉宮思過。說完拂袖而去。
崔後驀的清醒過來,見皇帝頭也不回的離開,禁不住傷心欲絕:皇上!你聽信武昭儀那賤人挑唆,竟要本宮禁足思過?你不怕臣子們寒心麼?
朕處理家務事,何勞臣子們掛心!高宗心頭更氣,冷冷一笑,頭也不回的離宮去了。
宮門緩緩關上,杜燕綏跟隨著步輦離開。
突聽到步輦中傳來皇帝柔柔的一聲嘆息。杜燕綏的心就緊緊揪成了一團。這聲嘆息,就像是嘆給自己聽似的。遙遙的顯露出皇帝的不忍。皇帝對皇上不忍,就意味著會偏向崔家,意味著對燕婉不利。
杜燕綏朝關閉的宮門瞥去了一眼,攥緊了拳,默默的隨侍在步輦旁邊。
宮中的訊息瞞不過前朝。
第二日早朝,就有臣子們站出來上書為皇后求情。
中書令柳相憤怒的說道:皇上委屈皇后,定是受了那武昭儀媚惑。皇上寵愛一個出身低賤的女人卻疏遠出身高貴的皇后,是何道理?
尚書令韋相同是先帝託孤大臣之一,站了出來唱紅臉:旨意不能更改,非娘娘之錯。皇上念在杜國公的功勞,又得尉遲老國公求情,不忍寒了功臣們的心。卻不能因皇后娘娘直諫而委屈了皇后啊。
崔侯爺以頭蹌地,額頭撞出一片青紫來:懇請皇上念在與皇后娘娘結髮夫妻的份上,寬恕娘娘這一回吧。
住口!皇后口口聲聲道你清河崔氏丟不起這個臉!她還是當自己是隴西李氏的皇后嗎!念著清河崔氏,朕送她回去做她清河崔氏的姑娘可好?高宗難得在金鑾殿上發怒了。
送皇后回清河崔家?這,這是想要廢后嗎?
大臣們嚇了一跳,紛紛下跪:皇上息怒!
朕如何處置皇后是朕之家事,難不成朕的家務事還要你們來指手劃腳?朕看你們三位宰相老糊塗了!即日起三省六部四品以上官員可殿議門下六部之事,幫著你們分擔些政事吧!高宗突然頒出了這道旨意。
這,這不是擺明了要分走宰相的權力嗎?三位宰相面面相覷。頻頻用眼色示意門下親信官員反駁皇帝的旨意。
皇上英明!朝臣中尉遲寶林突然站了出來,帶頭應和皇帝的話。
一班四品五品的三省六部官員面露喜色。以往議政,最終都由宰相拍板決定。如今能在朝上殿議,若得了皇帝青睞,將來就不愁沒有出頭之日。當即跟著站了出來三呼萬歲。
念在皇后是為了皇家的尊嚴體面才出言頂撞朕,能思過悔改便罷了。此事皆由崔杜兩家賜婚引起。奉靈結陰婚有違天和,杜家既然不願,開國侯府不得勉強。先有皇后賜婚,兩家又締結了婚書。傳朕旨意,令杜二姑娘不必嫁入崔家,著其前往翠華山老君庵帶髮修行一年,替開國侯長子誦經超度。一年後婚嫁與崔家無關。著大理寺加快查辦崔孟冬溺水一案,不得有誤!眾卿還有異議否?皇帝話峰一轉,裁決了此事。
皇上聖明!以尉遲寶林為首的臣子們率先拜服。
皇帝重拿輕放,饒過了皇后。
三位宰相和崔侯爺都鬆了口氣。
令四品部屬官員同時處理事務,擺明了要打破宰相們三省六部一言堂的權利。
這一舉措得到了出身寒門的低階年輕大臣們興高彩烈的擁護。卻讓三位宰相心裡蒙上了一層陰霾。
崔家和杜家的婚事和皇帝要分掉自己的權力相比,老臣們更看重後者。心裡只憂慮著皇帝下一步還會不會分走更多的權利。一時間竟顧不得管崔家的事了。
皇帝心情分外舒暢。當皇帝兩三年了,就沒像今天這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