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 (第3/4頁)
童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細說給岑三娘聽。從三品有月俸祿米四百石。貞觀盛世沿續至今,很大程度上可以從米價上看出來。如今三文錢能買一斗米。四百石等於四千鬥。一兩銀能換一千文錢,也就是說,杜燕綏的月俸折成銀兩大概是十二兩銀子。官職田和永業田合在一起有三十五傾地,這個收入是算全年地裡的產出。大概有三百兩銀子。還是去年封了從三品將軍才有的。
“因祖母在世,仍有國公夫人的誥命,皇上天恩,沒有收回國公府的稱謂。我爹被奪了國公爵,在職田和永業田卻沒有了。府裡的產業只有兩個莊子,大概一百五十傾地。連同我的俸祿,全年收入大概不到兩千兩。”杜燕綏苦笑。
岑三娘用手指撥拉著桌上的幾十兩碎銀,全明白了。
享受不了國公的待遇,卻還撐著國公的架子。杜老夫人沒受兩個兒子拖累,還有國公夫人的誥命,還得苦苦撐著場面。這場婚事,真如杜燕綏所說,傾家蕩產了。
見她沉默,杜燕綏心裡也不好受。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著實讓她為難了。
這時,岑三娘深吸口氣:“太好了,再等四五個月,就秋收了。今年風調雨順的,這幾十兩銀子撐到秋收不就行了?”
杜燕綏撲哧笑出聲來,忍不住伸手將她抱起放在膝上坐著:“我以為你要大哭一場呢!”
岑三娘摟著他的脖子,眨了眨眼睛:“怎麼我覺得你不是想誇我,而是在見縫插針的找機會摸摸抱抱呢?”
她仰起臉等著欣賞杜燕綏臉紅害臊。
見他果然紅了臉,岑三娘便悶聲笑了起來。
杜燕綏眼睛眨也不眨的望著她道:“你就不想想,在滕王身邊那麼多年,我臉皮早練得刀劍不入了。”
“這紅紅的是啥?”岑三娘手指在他臉上颳了刮。
杜燕綏若無其實的答道:“剛才羞著了。”
岑三娘於是瞪大了眼睛:“原來你這麼奸詐啊?”
杜燕綏一本正經的看著她,微微一笑,眼裡流露出一絲憂傷:“不控制住情緒,怎麼應付得了王爺那脾氣。三娘,有你真好。”
他收緊了胳膊,讓她靜靜的倚在懷裡,喃喃說道:“母親藥石無效,太醫說短就兩三月,長不過一年時日。後事要打理。燕婉十七了,守孝三年,就耽擱了。婚事得儘快。祖母說已給她備好了嫁妝,可我不想讓她委屈匆忙的出嫁。跟了王爺八九年,年年攢下銀子都寄回府裡了。三娘,我一窮二白……”
岑三娘伸手攔在了他嘴邊,輕聲說道:“都會過去的。”
早晨的陽光漸漸升起,從窗欞透進來。
她偎依在他懷裡,想起那句話:歲月靜好。
作者題外話:合成一大章發的。明天還是晚上更吧。祝大家週末愉快。
難題
用了一整天,岑三娘終於對國公府的情況瞭解個大概。
五進的大宅,前院正堂基本處於關閉狀態,每天需要四個下人打掃衛生。侍衛和車馬伕小廝都住在前院的跨院裡。
後院正氣堂裡住著老夫人,張氏。跨院裡住著杜燕婉。
岑三娘和杜燕綏兩人住的偏院其實也屬於正氣堂這一進,原來國公府的內書房所在。這一進還有座待客的花廳,在偏院與正氣堂之間。
正氣堂後面還有三進的院落,以及一座花園。已鎖了十來年,從沒打掃過。偏院隔壁是原來的公主府,據說比起國公府來只大不小。當初奉旨赦建,如今被戶部抄沒了,也空著。
國公府人少。尹媽媽是正氣堂的管事媽媽,有四個小丫頭侍候老夫人。張氏身邊有兩個陪房來的媽媽和兩個丫頭。杜燕婉院裡是乳孃管事,也只有兩名丫頭。廚房如方媽媽所言,管事的吳媽媽和兩名廚娘。府裡另養著十名專做打掃清潔的粗使婆子丫頭,每天有四人輪流在廚房幫工。
府裡總管事的是尹媽媽的大兒子賜了杜姓,名喚杜惜福。還有個小兒子叫杜知恩,做著府裡的侍衛總管,負責府裡的安全,車馬出行。連侍衛帶小廝,以及馬伕轎伕,加起來才三十來號人。
至於杜燕綏,身邊就帶著一個黑七。
國公府的人手已不能再少了。如今才四月,秋收出糧賣了,也要九月才會有進賬。四十六兩銀子連發月銀都不夠,幾十口人還要吃飯……岑三娘嘆了口氣,默默的想,老夫人還真給自己出了個難題。
杜燕綏在旁邊還說了句:“三娘,你可千萬別想著用你的嫁妝來填補家用。杜家還沒臉動用媳婦嫁妝。”
岑三娘當即跳起來狠狠的掐了他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