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不懂音律,只是在你的曲子中聽到了水、聽到了蓮。”我說,多少有些漫不經心。我對古樂懂得不多,只對名琴感興趣。
“看來我商馭今天倒遇上了知音,伯牙和子期的相遇千載難逢,我商馭竟幸運如此!”
我迷惑不解,他又笑道:“這曲子名為水中蓮》。”
我挑挑左眉,是我歪打正著運氣特別好,還是他彈得好到了對牛彈琴牛都能懂的地步?
“別高興得太早,對音律我只是一知半解,對這琴,我倒還懂得幾分。”我走到琴案邊,抬頭問道:“我可以看看這琴麼?”
他頗紳士地一笑,“看來今天真是遇到高人了。請隨意!”
此琴造型古樸,木質顏色極深。面上很光滑,邊角的地方已經被磨得圓潤,感覺不出來稜角。此琴在漫長的歲月中,不知曾被多少人撫摸玩賞過,才成就了今天這個古樸光滑的外表。
我伸手撫上琴絃,琴絃在我手下發出幾聲悅耳的清音,卻不成調。我只是試試它的音色。我不會彈古琴,卻會品鑑。
狼人曾說過:一個偷兒可以不會彈琴,但必須會品琴;可以不會作畫,但必須會鑑賞;可以沒有觸控過珠寶名器,但必須要一眼認出它們。這只是一個偷兒的基本功。
從剛才進門時我就聽出此琴音色典雅而不失古樸、空明卻又大氣,低音渾渾而卓然、高音悠悠而高亢,尤其特別的是它的尾音,清幽高遠、纏纏綿綿、若有若無,卻不絕於耳。讓我想起一句“餘音繞樑,三日不絕於耳。”
我抬起琴左側,手指伸到下角處,摸到了我意料中的字。
我從琴案邊站起身,眉頭緊鎖。面對瑩瑩水波,思考著各種可能,但終是不能解。
商馭踱到我面前,目含深意地看著我說道:“高人對我這琴有何高見?”
我舒展了眉頭說道:“高人高見可不敢當,我先說說我的拙見,一會兒還要你這個主人幫我解疑釋惑。”
他微笑點頭。我說道:“此琴造型古雅、製作精細,一看便知不是凡品。琴音可比韓娥當日之歌,餘音繞樑,三日不絕。琴底左下角也刻得有“楚莊”二字。難道它真是傳說中曾讓楚莊王愛不釋手、使其連續七日不朝的名琴繞樑?”
商馭露出“我早知如此”的笑容,說道:“果然是高人,竟能說出此琴的琴名。它就是繞樑,如假包換!”
我眼睛眯了眯,說道:“果然是那絕世名琴!今日得見,實為幸事。只是小女子有一事不明,能否請商公子告知小女子?”
商馭點頭道:“請說!”
“據記載,此琴作為四大名琴之一,被楚莊王愛若珍寶。為彈此琴,他曾連續七日不上早朝,差點誤國。經他的王妃解勸,楚莊王決定不做玩物喪志之君,遂命人用重錘將它擊毀。既如此,繞樑又怎會毫髮無損地現身此處,而商公子又是如何得到此琴的?”我看向商馭,滿眼疑惑。
商馭目露讚賞,說道:“夫人真是學貫古今,連這麼隱秘的秩事都知曉。”
我搖頭表示不值一提,卻沒吱聲,等著他的解答。
“夫人是否也知曉,當時規勸楚莊王的王妃樊姬也是極好音律之人。她看楚莊王要毀此琴,便瞞著眾人把琴掉換了。被毀的是架假琴,而真琴,卻被樊姬悄悄收藏了起來。楚王過世,樊姬與他同葬,此琴便是陪葬之物。楚莊王生不能與此琴日日相對,死卻可以有它長伴,也算了卻他生前的一番心願。”
“你的說法倒也合理,可以解釋書中記載已經被毀的古琴如何完好無損。可這既是二千年前的隱密事,你又是如何得知?另外,你是如何得到此琴的?”他的解釋很完美,但我對他的解釋並非全無懷疑。
“你果然心思細密,看來不把我自己的這點隱密事告訴你是不行的了!”他嘴裡說著隱密,笑得卻是毫不在意。“此琴是一個盜墓者於六十年前,從楚莊王的墓中盜得。盜墓者知道此琴絕非凡品,便一直留在身邊,死後傳給了後人。我正好識得他的後人,機緣巧合,便從他後人手中購得此琴。”
難怪追問到最後,他才肯說出來,原來是盜墓的贓物!我心中暗笑,這傢伙看來也不只是個規矩的生意人這麼簡單。
“至於它得以不毀的故事,據說是盜墓時同琴一起出土了一個銅鼎,上面銘文撰刻所書。”這解釋倒也說得過去。
“那銅鼎現在何處?我可能看看?”幹這行久了,多少沾了些考古專家的習慣,遇事就愛刨根問底。
商馭搖頭,表情有些無奈。“你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