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得不到誥命這些事上。
母女敘了一會話,楊母畢竟年紀已經上來,又勞累一路,漸漸合上眼皮,楊氏忙喚進丫鬟服侍她睡下,這才帶人走出屋子,剛出屋就遇到從席上回來的兩位嫂嫂,楊氏知道酒席已散,送她們回來的李氏也傳了萬老太太的話,說楊氏不必再去她屋裡,楊氏也就寒暄幾句自己回屋。
萬二老爺正在燈下瞧著什麼,看見她進來忙笑道:“快過來瞧瞧,岳父在席上說想在瘦西湖邊建一座宅院,恰好莊家要賣個院子,前幾日才把這院的圖拿來給我,你來瞧瞧合適嗎?”
看著丈夫含笑的臉,楊氏並沒像平時一樣應了,而是輕聲道:“你可以不對我這麼好的,可你還是對我這麼好,你真傻。”
47銀子
自從和楊氏成親到現在,楊氏一直都是端莊守禮的,面上神情永遠都是那樣恬淡,這種恬淡常常讓萬二老爺覺得,當年成親時挑開蓋頭看見的那抹鄙夷和不屑,是不是自己的錯覺?而此時這樣的話,更讓萬二老爺覺得自己是在夢裡,如果不是在夢裡,妻子又怎會說出這樣的話?
楊氏已經低頭去看桌上的圖,這宅院並不大,不過是三進大小,但亭臺樓閣的佈置十分精巧,花園裡的佈置更是精心,太湖石堆的假山、各種新奇花卉,都在那圖上標了出來。
楊氏的手指點在圖上,輕聲道:“這樣一所宅院,怎麼也要幾萬兩銀子,你……”楊氏覺得自己說不下去了,以前覺得萬家欠了自己,他們做什麼都是應該的,可是當日萬老太太的一番話已經讓楊氏有了改變,就算萬家當年欠了自己,這些年楊家從萬家拿的那些銀子,還有丈夫婆婆對自己的好,都足以讓那些虧欠慢慢消失。
而今日楊母的一番話更讓楊氏有了不同,當日如果真的嫁給了一個書生,那種終日唱和的日子是不是就真的那麼美?唱和完畢之後,還不是一樣要油鹽醬醋?
萬二老爺伸手拉一下妻子的袖子:“怎麼,你對這所宅院不滿意嗎?的確小了點,不過這是離瘦西湖最近的一所宅院了,倒是潘家有一所大的,足足有五進。”楊氏吸一口氣抬頭看著丈夫:“我不是嫌這宅院不好,只是你為何要對我這麼好?”
又轉回到剛才的話題,萬二老爺的眼瞪大一下才道:“你是我的妻子,我不對你好對誰好?況且你一直都這麼好,大嫂還活著的時候就稱讚過你,說你和三弟妹不同,三弟妹是個愛掐尖要強擠兌人的,而你不是這樣的人。要我待你好,說你這樣出身嫁到我們家來,本就覺得委屈了,若再任由三弟妹擠兌而我不護著,豈不是更委屈?”
楊氏的心顫了一下,沒想到會提到那個早逝的大嫂,記得她還活著的時候,自己對她只是有禮罷了,談不上什麼親熱,可她竟這樣說。原來自己識人這面,竟比不上一個自己從來瞧不上的丫鬟出身的人。
萬二老爺把妻子的胳膊拉在手裡,聲音還是很輕:“我們十多年的夫妻,除了初成親時,”萬二老爺頓一下,決定不講出那一眼來。妻子嫁給自己的時候才十六歲,從小讀書習字,她心目中的如意郎君自然不是自己這種滿身銅臭味的商人,心裡有鄙夷也是常事。
況且妻子嫁過來這十來年,對上侍奉公婆,對丫鬟出身的大嫂也很有禮貌,出身商家的弟妹擠兌著她也能把心中的委屈嚥下,從來沒在自己面前抱怨過什麼。
自己既不能給她五花官誥,那只有對她好,總有一日她能忘了誥命帶來的風光,而知道自己的好,就像現在一樣。萬二老爺低頭看了眼妻子,見妻子眼裡似乎有淚,他伸手給她擦一擦淚:“初成親時候,我總覺得我又笨又蠢,你說的詩詞我不明白,你要的東西我也不知道,除了做生意就只會做生意。你從沒嫌棄過我,也沒嫌棄過這個家,我不能給你誥命、也不能讓你有官太太的風光,我若再不對你好,你豈不更委屈?”
楊氏低下頭,眼裡的淚更加多了,自己自負聰明,可是今日才知道自己是個傻子,最好的丈夫就在身邊,卻羨慕旁人的風光,那些風光抵得了什麼?
大姐夫考中已經五六年,官職不高俸祿不夠,大姐的家當的殊為不易,上個月大姐還寫信來,說明年大侄女要出嫁,缺了二十兩金首飾,不曉得從哪想辦法?這話裡的意思還不是自己這個做三姨的人以賀禮的形式把這缺補上。
二姐夫家有良田千畝,二姐在鄉里做個舉人太太也是十分風光,可是二姐夫家族裡人口極多,連祖老太爺都還活著,知道二姐夫中舉之後,就賞了兩個丫鬟給二姐夫,現在還在房裡服侍,已經生下子女。庶子難為、嫡母難當,這家裡那麼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