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樣說,一時默然半晌,後即笑言道:“不想,難得皇上看得這樣清楚,倒讓我汗顏了。如若……其實,皇上所希冀之事,倒也不是不能為之。只是,現如今,皇上知曉小女並非身死離體遊魂孤魄,原先計劃謀算,則必然需作改動吧?不知皇上會如何抉擇呢?”
雍正皇帝,忽而不再說話,默了一陣,決然說道:“自是完結此世,奔赴下世,應劫三身來世。”
楚笉不由得心中嗟嘆,不知該勸還是該贊。他尋思良久,終於大笑說道:“既如此,怎麼說我也是她的阿瑪,她心中所思所願,自然也是清清楚楚的。皇上你九五至尊,佛國福報,儘可拋卻,我自然也要助你一臂之力。只是,當年,勾魂及收神魄等破魔禁咒可一而不可再,使了一次,功德讖力破敗大半,修為也是損缺,甚至連我自身都無法返轉現世,羈留大清十數年……而今這事,更加難為,小女是返,皇上是去。嗯,我雖知方法,卻是奈何獨力難為,若皇上召集全國道家高手,以魁罡護體威靈,集體作法,許能得成。且,你的陵寢,真是選得……我只能說,冥冥之中,早有定數。那地方本就是卍解完劫之福地,你將陵寢選在那裡,也算是無形之中布了道場,亦有幾分助力。這件事,只一個,心術不正之人斷不可用。”
雍正皇帝聽楚笉這樣一說,自然大喜,掩飾不住眼中笑意頷首說道:“若得楚文士襄助,則大願得成,日可期也。道長所言皆非難事,那賈士芳公然哄瞞,且以妖妄之技,謂可施於朕前,幾乎害死了她……朕又豈能容他?至於道家儒士高人等,朕今春便密旨諭下,派遣各省各府官員尋訪。那賈士芳,本也是李衛得此密旨,方才薦上……故此,道家高人,大約各省各府會陸續薦上,無需憂慮。”
三四月間,他病得極重。幾乎懷疑自己此次定然赴死。
本不畏死,唯心恨再不能見她一面。只因若如此死去,跳脫紅塵六合之外,從此如那倉央嘉措一般,生在無邊佛國樂土,再不返世,那就真如她所言:願為南北分飛雁,來世今生不再逢!不,不是來世今生,而是生生世世永不逢!她雖知佛經,亦抄經書,但他深知她之智心神覺從不禮佛,何時脫出六合,斷難推測……莫不是就這樣由得她去?可又如何捨得?又如何甘心?
這才擬定諭旨,親自硃砂筆筆份份,細細抄寫數十份,將密諭發往各地。
“可留心訪問有內外科好醫生與深達修養性命之人,或道士,或講道之儒士俗家。倘遇緣訪得時,必委曲開導,令其樂從方好,不可迫之以勢,厚贈以安其家,一面奏聞,一面著人優待送至京城,朕有用處。竭力代朕訪求之,不必預存疑難之懷,便薦送非人,朕亦不怪也,朕自有試用之道。如有聞他省之人,可速將姓名來歷密奏以聞,朕再傳諭該督撫訪查,不可視為具文從事,可留神博問廣訪,以符朕意。慎密為之!”
此密旨,意為各部各省各府的封疆大吏,代他尋找會修養的道家術士。嚴令各地大員:第一,務必將此事當成要務,一定要“留神”,而絕不能視作可辦可不辦的事;第二,一旦訪得“深達修養”的人,對其家屬要優厚安排,對其本人要好好護送來京;第三,儘管打消顧慮,哪怕推薦的人不很合適,也不會怪罪;第四,本地沒有的,若聽說外省有,也要奏報上來。最後,殷殷囑咐,此事屬於絕密,千萬“慎密為之”。
密諭一下,四川巡撫憲德、浙江總督李衛均都立報了尋訪結果。那賈士芳便是李衛舉薦上來,於七月進宮。
賈士芳雖在前些年為怡親王舉薦給皇帝,但當時他並未留意。今次一見,不想他果有些道行,調養身體,見病諸微,且能以招魂拘魂之術為他引來她的生魂,令他不由得不信此人幾分。
本來他對賈士芳此人大為讚賞,但是此刻經楚笉一點破,竟是差點害死了她。想是賈士芳並不知皇帝他拘魂目的,只求達成聖上意願,至於其他,一概不管。而皇帝,雍正,雖通佛理,卻對道術靈通並不知曉,為他所矇蔽,卻也是無奈至極,惟幸她阿瑪終於趕到,否則鑄成大錯,悔之晚矣。
九月,雍正怒將賈士芳處斬。罪名只是託詞:賈士芳在朕的面前使用妖術。
賈士芳一案後,皇帝生怕李衛驚慌,亦是擔憂其他臣工見此狀,畏縮舉薦道人之事,便極力為李衛開脫,說李衛當初推薦時已經宣告不知道賈某的底細,只是將所見所聞奏報上來,盡無隱之忠誠,因此只可嘉獎而無過錯。
只不多久,果有各地大臣舉薦了張太虛、王定乾、婁近垣等道士入宮覲見雍正皇帝。至此,欽安殿,太和殿,乾清宮等紛紛安放道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