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養,就是連自己帶子孫一併賣給皇家了,家生子一樣。管得比家生子還嚴,只許做官、做閒人。不能擅離,也不能做買賣等,一應正常謀生手段都不給去學,只要保持活著、生孩子、尚武。
隨著歲月的流逝,人口的繁衍,入不敷出就是不少人家的通病了。本來朝廷發的餉,夠活,但是不夠在天子腳下襬譜的。入京日久,不用為吃飯發愁,就興出各種娛樂,娛樂,往往都是燒錢的買賣!借貸,也就成了一種維持表面光鮮的手段。
有錢的人也樂於借錢給他們,因為他們有固定收入。這跟後世銀行選擇給誰房貸的標準,也差不多,要你的收入證明。
有些人,甚至是錢米一到手就還債,轉身再續借。錢不夠還了,祖上總還有幾件值錢的東西在,也可抵押。
是以,康熙用這種手段,先解決了數量上佔大多數的小兵的賞罰問題。然後才是調整高層。最無爭議的就是費揚古了,爵位成了一等公,又做了領侍衛內大臣。接下來是索額圖和明珠一對老冤家,齊齊升回了原級。然後才是下面的阿三阿四們。
於石家,是個大豐收。石文炳升做了兵部尚書,他的都統給了石文英,慶德得了一等子的世職,富達禮做了他的御前侍衛去。人生贏家啊。
石文炳頗不自安,於謝恩摺子上說,身無寸功,愧不感當。康熙心說,我要個有功的當兵部尚書,不如讓費揚古直接兼了,還有你什麼事兒啊?國家當然需要關鍵時候能挑大樑的人,難道日常事務就不需要人處理了?石家長處,正在於此。石家人兩個特點:一、膽大敢拼(如慶德、如當年石琳敢攔著大軍不讓傷莊稼)二、心細務實。正是康熙需要的。
石文炳就這樣被康熙談話了。然後老老實實地處理‘細務’去了。
明眼人看著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