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2/4頁)
猜火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孝心就夠了。能把那邊的生意弄好就是幫了我大忙,先生要的諸多藥材,還要靠你去弄來。伺候先生,旁人也行,這樁事卻非你不可,可不能大材小用。”
平安郎扶著奚吾坐在短榻上,挨著子文,自己站在下手,低頭道:“蒙叔叔誇獎,小侄慚愧。前日裡給先生尋的沉香都是假的,先生為此很是生氣,轉回去就生了這場病,說來,小侄也有責任。”
子文安撫道:“不干你事,先生體弱而已。”轉頭又囑咐奚吾:“烏飯正熱,儘早吃了罷,免得涼了又傷脾胃。平安郎跑了許多路討來的,莫要辜負了他一片好心。”說罷,管自低頭吃水。
奚吾望住平安郎,平安郎也微笑回望他,目光坦蕩,滿面無辜。
作者有話要說:洗佛節,也叫浴佛節,佛誕節。資料裡說宋代洗佛節南方和北方日子不一樣,北方是臘月初八,也就是臘八那天,南方是四月初八。之前在南北朝、唐、遼初,還曾經定過二月初八。因為後世都沿襲四月初八這個日子做佛誕日,所以我在文中選擇了四月初八做洗佛節。節日的風俗參考了網上的一些資料,也不曉得是不是有錯漏。
另,洗佛水是甘草茶煮成的“香湯”,僧侶在洗佛節那天,在寺廟的浴亭裡對釋迦牟尼佛像用這種水淋佛,對佛祖進行一次洗浴。浴佛時除紀念佛祖的誕辰外,也有洗滌人心的汙穢黑暗、潔淨眾生的心靈之意。煮洗佛水一次都煮很多,除了洗佛用,餘下的是可以喝的,不是我原先想象的給佛像洗過澡流下的水。烏米飯是烏菜水泡米蒸出來的飯。洗佛節的時候寺廟會用烏米飯和洗佛水招待來祭拜的信徒。
8
8、時疫 。。。
轉眼春去夏來,一日熱過一日。
今夏的雨水少得稀奇,碧水河的水位下去很多,露出一大截黑突突的河床。
城外的水田缺水得厲害,沒日沒夜地從碧水河抽水灌溉,也擋不住一株株正要抽穗的禾苗軟垂下去。陷在爛泥裡的魚蝦螺螄吐著泡泡,在烈日下有氣無力地等死。
眼瞅著要收成的稻穀乾死在地裡,百姓急得如火上房,成群結隊到府衙門前求告,求府尊大人想想法子救命。
嚴太守領著百姓求了幾次雨,跪也跪了,拜也拜了,祭也祭了,求也求了,老天爺卻連個噴嚏都不肯給。
眼見得今夏糧食顆粒無收,百姓們都慌了神,春荒了許久,就等這次夏糧下來充充飢腸,卻趕上如此大旱,再不弄些糧食,怕撐不到秋收就通餓死了,有心計的早悄悄跑糧行裡買些糧食備荒,一不留神訊息傳出去,百姓們想想不錯,便都開始搶購。
江寧是大城,府庫裡著實不少存糧,放出去尚能勉強壓住糧價,不至暴漲,周遭的鄉鎮糧米卻早已有價無市,推車挑擔跑來城中買糧的絡繹不絕。
官府不敢敞開賣,派兵把著糧行門口立死規矩,一戶一月只得買一斗,由里正錄了簿子統一來買,絕不散賣。
一斗糧,小戶人家四五口人的,摻些雜糧菜葉煮些湯粥,勉強可夠一個月果腹。遇到人口多的,怎樣也不夠吃。有窮得叮噹響的人家,分明有份額卻摸不出一文錢買糧,無奈把自家份額賣給別人,換幾個幹餅,兩條鹹魚,吃完了,卻再沒有了。草根樹皮觀音土,能吃不能吃的都吃了個精光,還是不夠,怎樣都不夠。
嚴太守發了加急文書四處去調糧,可是今年江南大旱,四下裡都遭災,便是求到了京裡,一樣無能為力。
漸漸的,城中便開始有挨家挨戶討飯的饑民,有人好心能給些殘湯碎餅,但總是缺糧的人多,想賙濟卻是有心無力。
有幾家大戶發善心,開了粥棚施粥,無奈人多粥少,每天還是有人陸續餓倒在路邊,再也起不來。
天氣炎熱,餓死的人又掩埋不及時,沒過多久,城中便起了時疫,餓還沒餓死,病卻病倒了一大片。生病的固然要吃藥,不曾生病的也都慌張地四處尋摸些藥來傍身。也是江寧府一向富庶,即便糧價日高,多數百姓家裡或多或少還都有些餘錢,平素還捂得死緊要留作棺材本,此刻時疫洶洶,再也藏不住,紛紛從瓦罐牆角里挖出來,去買救命的藥。因此,城中各藥局一時間人潮洶湧,盡是求醫買藥的人。有嚇昏頭的,瞅見那些明明不對症的藥,也先搶著買回家再說。
奚吾的一葦堂也是如此,求醫的,討藥的,還有乾脆來這裡等舍飯的,每
8、時疫 。。。
日裡塞得水洩不通。子文臨時派了五六個小廝過來幫忙,茭白還是累得眼圈發青。奚吾更不用說,已經連著有兩三日不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