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青綬束花
作者:荷包
文案
御史李大人和刑部範大人的官場鬥爭史,流氓強攻VS冷清強受,架空歷史,一對一,文風輕鬆,是減壓聖品;歡迎飲用。
內容標籤: 歡喜冤家
搜尋關鍵字:主角:範安;李見碧 ┃ 配角: ┃ 其它:強強
1楔子篇2逃官
範平秋這一生仕途多舛。
想當初春華之年,範平秋也算個人才,一十七歲中狀元,一十九歲入翰林,二十一歲入內閣,短短五年,一路從司計侍郎做到刑部上書,官居正三品。
不過可惜後來藩王劉熙造反,金鑾殿上稱“朕”的換了一個人。是的,範平秋才做了不到一年的尚書,侍奉的君主就換了個人。
劉熙雖然是透過造反才稱的帝,但難得卻是個仁明之主。破城時沒血洗都城,稱帝后也沒屠官示威:“蒼生百姓,仍安居樂業;文武百官,仍各守其職。吾命天龍,自如日月,當澤披天下。”
劉熙是個反賊,卻是好皇帝。
宣和第一年的朝野十分平靜,除了幾數個自動請辭的官員,大家似乎都挺淡定。
但古語說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其中的洶洶靡定,陰風暗濤,又有幾人能看得透呢?
宣和二年,內閣首輔突然暴病身亡,大理寺連死因都還沒查清,新任內閣首輔就已開始呼風喚雨了,自此之後,範平秋的仕途便開始了它“多舛”的傳奇。
宣和二年,範平秋因反對北上平匈奴,認為時機不對,與內閣首輔梁業年當庭相爭,莫明最貶,官降至刑部侍郞。宣和三年,因被誣瀆職,又降至禮部司務。同年,又因“不知所謂”的罪名,竟被派到膳房洗碗。當範平秋差點要撞死在灶頭以死雪辱的時候,原吏部尚書告老致仕了,當時的御史大夫蘇自清提攜了他,奏書上請,竟一手將範平秋再提攜到了吏部尚書之位。
這一手可謂起死回生。
可惜範平秋“生”了還不到半年,當時提攜他的御史大夫蘇自清突然就被扣了個“謀逆”的大罪鋃鐺入獄。此乃赤果果的欲加之罪,但當時滿朝文武,竟無一人敢挺身說話,只有範平秋拍案而起,連連上書諫言為其喊冤。
不用多久聖上的旨意便下來了:黜尚書之職,流放岑山,十年之內,不得再入長安。
同年,蘇自清以謀逆之罪被凌遲於午門。
範平秋收拾了細軟,攜了妻子,滿臉滄桑地出了長安。他臨走去了午門的刑臺,秋風蕭瑟,那臺上只有秋葉如雪,及一灘乾涸的血漬。
範平秋對著刑臺彈了一首《高山流水》,蘇自清啊蘇自清,可知男兒有淚不輕彈,我這一哭,可值得你黃泉路上取笑了……範平秋喃喃著這個名字,抹乾眼淚,起身頭也不回地出了長安。
風蕭蕭兮啊……易水寒。
範平秋被黜之後,在岑山做了一介農夫,出日而做,日落而息,遠離了那吃人的官場,是另一番清風明月。
這樣的日子平靜了十三年。
宣和十二年,範平秋其夫人誕下一子,名無諱。老來得子,這算是這十幾年來唯一一樁喜事。他先前已夭折了二女一子,心裡自然把這個兒子當寶貝看了。
宣和十四年,範平秋迎來平生第二樁喜事:從都城傳來訊息,十三年前御史大夫蘇自清謀逆一案竟被平反,聽說皇帝震怒,揪出了當年促成此案的始作俑者,共計七十二人,最後流放七人,貶官十二人,其餘的罰祿三年。
這量刑可謂輕如鴻毛過水,但真若論起罪責來,當年聽信讒言凌遲了蘇自清的宣和帝,豈非得自刎謝罪?
聽說皇帝又追加蘇自清為廉善公,諡號粹德。範平秋聞此訊息,心裡只是輕笑,這再多的身後之榮,也換不回一個活生生蘇自清了。這世人能還他個清白之名,已是蒼天有眼,範平秋仰頭長嘆,算他範平秋有福,這一生算是可以死得瞑目了。
沒想到,才過了沒幾個月,更大一樁喜事又憑空砸落在他腦門上:那天範平秋開啟自家破舊的木門,迎來一道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召曰,範氏平秋,在官期間,為人清正,聞名青鎖,特加封為刑部尚書,即刻入京上任,不得有誤。欽此。
範平秋稽首跪著,耳中嗡嗡直響,幾乎都懷疑自己聽錯了。
念聖旨的太監見他許久不動,連忙上前扶起了他,口中已喚著“範大人,可以謝恩了。”,範平秋只覺得這聲音好似九天雲外傳來,飄飄忽忽不真切,一股腦兒卻將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