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雖能力有限,性格所限,畢竟尚能有臨終此一吶喊。
然對大多數如君君樣,只不過在努力生活的常人來說,誰是賊?誰與訴?
所以於他,只能默默的,守護,盼望,承受,以及……犧牲。
而這,方是我心目中普通的卻又唯一的君瀲君蘭卿!
對於小之,以後可能還有長篇大論分析他吧,這個時候,只想說他是另一個角度的我,如果能感受到那一點點成長的痛楚,就已經很成功了。
而於蘭王,不想多說,只一句話:能得這樣一場愛戀,此生足矣。可能和君比,他的形象偏弱,但若沒有他,又哪來這一場驚世之戀呢?
以下開始羅索
二 考據篇
關於架空背景
軒龍王朝是我以前寫BG的時候就開始使用的,國姓慕容(不是鮮卑族那個,只是喜歡這個音,在本文中並未多提),南晉也是(可參看我的《簫醉流雲》,而《三》中提到的某些景帝時期的糾葛便是由此延續邇來)這次仍然拿來使用,一是方便,二是有個野心,希望以後能用一個個故事將這個王朝的脈絡當真梳理出來:《簫》是開國之初,《三》是鼎盛時期,至於滅亡,也想有時間寫一寫(構思中,想叫《唱晚》,呵呵,後話後話)。軒龍的建立有點像宋朝,滅南晉,御西羌,後來則像清朝的多一點,例如對於君家的處理,有點處理前明遺老遺少的味道;典章制度也多參照明清制度,也有部分參唐制,但很少,具體查閱的資料太多,不能一一列舉。本人學識有限,沒有太拘泥某朝考據,相信這也是架空的好處吧。
關於王朝疆域
是從中國軍事網上找的中國曆代疆域圖,也參照了部分其他網站的圖片,大概是按唐武則天前後的疆域來寫的(也融合了清初、北宋等時候的一些形勢圖),例如“朔方”等地名和方位亦是有據可考,文中其餘地名則不少或用古名或自創,大多起的曖昧,讓人能聯想到某個具體城市,如杭城(後來聽人說杭州下面一個縣就叫這個名,汗),京兆(位置自己也還沒想好,北京到西安間吧,反正是北方啦),江寧,戎京……也不一一列舉,大人們可自行想象。
關於疾病
這個問題俗稱“虐”。我本人確實比較冷血,但並不喜歡“虐”,也不想寫虐文(話一出口,一堆雞蛋西紅柿砸來……),不是非要生病受傷流血,儘量不為見紅而見紅,我保證我所寫的所謂虐心虐身部分都是出自情節需要,並非本人惡意趣味。不覺得病弱是美,至今沒見過一個病人是“美”的;也不覺得病弱能增加氣勢,自己生病的時候家會蝦米都不想幹了,相信書中人物也不會比我境界高出許多。而對醫學的一些膚淺認識讓我更加不敢亂寫疾病,回顧文中:君君第一次生病是因淋雨,“大葉性肺炎”吧(現實中,失戀男青年常得,高熱,寒戰,嚴重的感染性休克,甚至會死人),症狀沒多寫,應該大致正確;第二次就是受刑後,“開放性骨折伴感染”,又“感染性休克”(汗),當然這次還有些毒藥的作用(由於堅持不能亂寫疾病的原則,我選擇了毒藥這種花樣百出、功效神奇的妙品,推薦給其他寫文的同好,可用來偷懶和減少醫學上的漏洞);第三次是因貢生鬧事而吐血,這個急怒攻心突然吐血一直是大家寫文常用,不過我至今也未弄明白原理,可能從中醫角度能解釋是怒極傷肝的緣故,而從西醫來說,我只能勉強的說是我家君君一直處於鬱悶之中,“應激性潰瘍”可能不排除,由於血出得急而多,所以未與胃酸充分混合,因而還是紅色(文中已儘量避免討論嘔出血的顏色,並未用 “鮮紅”等詞),當然後來的多次吐血就大可解釋為毒藥的緣故(這樣來說,各位比較喜歡美感的大人可仍保有想象紅花鮮豔的餘地);第四次是毒發,對於君君發作時的抽搐等症狀基本上解釋為“肝昏迷”(嚥下去太多血,在體內產生的毒素作用),喘息是伴發的“呼吸性鹼中毒”,至於不停吐血則基本上是毒藥的作用了(可毒藥究竟是怎麼作用的,呵呵,小顧大夫不也說了嗎?大概是破壞凝血,具體的他家也沒研究出來……),而其他肝昏迷的伴隨症狀則未在文中盡列,一是下不了手,二是著實破壞美感。才疏學淺,雖已百般小心,但估計仍有不少疏漏之處,希望懂醫的大人們不吝指點。
三 辭章篇
《三》由於是古代文,所以運用了不少的詩詞和古文,我個人是對這方面比較愛好的,但畢竟不是本專業出身,所以在寫作過程中,時常書到用時方恨少,一些是存貨,更有不少是臨時現查,錯漏誤用之處還請各位細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