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4/4頁)
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安思遠與田承嗣都是聰明人,看過之後自然就明白了李承勳的用意。
鄭家雖然倒了,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當初鄭家得勢時一批趨炎附勢之徒,齊王沒有剷除的乾淨。其中最主要的便是睿宗皇帝身邊的親信,大宦官劉子隆。
劉子隆本就是靠著鑽營機變到了今天這個位子。德妃,劉毅得勢時依附他們,等他們倒了又去依附鄭家。只是他向來聰明,雖依附卻不明顯,為自己時時留條後路。
當初裴後被廢,他為了討好德妃,對裴後多加刁難,幾次幫著德妃險些害死裴後。裴後監國後,他擔心裴後記恨往日的事,於是暗地裡聯絡一批朝臣,在皇帝面前時不時的提起裴後與武后的相像之處,離間皇帝與裴後。
大唐自經歷武后稱帝,韋后,護國晉陽公主專權之後,對女子干政一直深有忌憚。
又所謂三人成虎,饒是皇帝多相信裴後,聽多了那些話都不免懷疑。
裴後早已得了訊息,便以退為進,主動請辭監國之位,這樣謀事反而更方便。
暗中一計借刀殺人,將宮中朝中鄭氏最後的餘孽以及反對自己的人全部借睿宗皇帝的手除掉。
鄭家有沒有與杜預共同謀反?鄭貴妃與杜預有沒有私情?彭王究竟是誰的孩子?真相已經不重要了。因為歷史從來是勝者來寫,是非真假向來是由勝者來定。
成王敗寇,鄭氏已經覆滅,杜預註定無法回長安見到睿宗皇帝,將這場禍事全部推給鄭氏,也是合了朝野上下的心意。
有道是上昏而下亂,國家有內亂禍事,必然與君主逃脫不了干係。但皇帝是一國之君,無論如何在官面上也不可能這樣記載。而臣子,是皇帝最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