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 (第4/4頁)
翱翔198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你說說你的理解。”
季衡應是之後起身,對著皇帝行了禮,又對著宋太傅行了禮,這才不急不緩地說道,“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亞聖說這一句,是指出在治理國家時,要以民為邦國之根本,不要罔顧百姓於不顧。不過,弟子卻並不認同郡王殿下的話。”
楊欽濟聽他這麼一說,不由目光如刀瞥向他。
皇帝本就看著他,此時眼神則更亮了。
宋太傅沒有表示。
季衡繼續說道,“既然是治國之道,那麼,就是在治國的基礎之上,才成立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那這治國,是誰在治國,是君王在治國,君王在祭祀社稷,君王在統領朝臣,君王在治理百姓。所以,弟子認為,這是指君王在治國時,要在心裡將百姓放在第一位,其次是社稷,而將自己放在最輕的地位,也就是君王不要重視自己的享樂而不顧百姓忘記社稷。如此的君王,才是明君,才能治理好一個國家。如果一個國家,在百姓的心裡,君王是最輕的,或者說一個國家要是沒有君王,或者是君王頻繁更換,那麼,這個國家可想而知,只會陷入大亂。不需要別國攻打,已經亂成一團了。所以帝位上的君王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在心裡將百姓和社稷看得比自己重的君王,才是一個好的君王,一個好的君王在帝位上的穩固,才是一個國家穩固的根本。弟子是如此理解的。”
季衡總能夠說到皇帝的心坎裡去,楊欽濟畢竟還是個孩子,從小到大在家裡也是備受寵愛,這麼突然之間被父王送到這陌生的京裡做人質,心裡不可能不會沒有不安,剛才說的那一番話,又馬上就被季衡反駁了,而季衡反駁得還很有道理,他一邊很惱怒,一邊又有些動搖,覺得季衡說的的確也沒錯。
季衡說完,連宋太傅也露了一絲笑意,然後他說,“坐下吧。”
他沒有說兩人誰對誰錯,只是又接著講了下去。
楊欽濟看向季衡,季衡卻沒看他,他已經又低頭對照著書聽宋太傅講課了。
上午課完了之後,皇帝帶著季衡回麒麟殿用午膳,也叫了楊欽濟一起,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