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 (第2/4頁)
翱翔198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統一的關係,朝廷管理著百姓,如放牧一群豬羊,朝廷要百姓養著,但是又高高在上,心裡看不上這一般百姓。
朝廷的顏面大於一切,定然是寧願加重稅,也不會願意用季衡的法子。
雖然季衡外在是一個標準的文人士大夫,內裡卻是以人為本的,只要能夠解決問題,朝廷的顏面在他的骨子裡並沒有那麼重要。
當然,他也知道朝廷顏面的重要性,但總歸沒有實際好處更讓他在意。
特別是看到季家村的慘狀之後,他一腔恨意和熱血壓在心底,不平了海患,他可能都沒法吐出這口慪在心裡的血來。
季衡看汪大人不是可以討論的物件,便也不多費口舌,只是又談論起軍隊建設來,如此兩人便談到了夜燈初上。
季衡還在總督府裡留了晚膳,這才走了。
汪大人忙於練兵打仗,季衡忙於戰爭後的善後,並且開始給皇帝寫那長達萬字的奏摺,到十一月下旬,朝廷對江南倭寇之亂的賞罰下來了,皇帝這次是賞罰分明,對汪秉直大人加了兵部侍郎銜,季衡加巡撫兩江閩浙,趙致禮升為陸軍浙江提督軍務總兵官,另外的將領也各有賞賜,那些戰死的,自然更是不讓白死,當然,出了錯的官員,也免不了或者被降職或者被革職,也有情節嚴重的直接流放,諸如興化知縣蕭至聖大人。除此,派了林琮林大人領了江蘇陸軍提督軍務總兵官之職,帶了五千人馬到江蘇,且朝廷還答應會在之後分批送一百萬兩軍餉給兩江和閩浙。
皇帝加季衡巡撫兩江閩浙,雖然季衡作為巡撫都御使,是在汪秉直之下,但是因為現又加了巡撫兩江,自然是起著協調閩浙和兩江軍務的作用了。
皇帝雖然處置了一批督戰不利的官員,但兩江總督陳煥之在戰爭中沒什麼作為卻只是受到了斥責,並無其他處罰,汪大人便知了皇帝的意圖,是要節制自己,且讓季衡在軍務上代替陳煥之的意思。
昭元十四年年底,季衡忙得腳不沾地,因為天氣冷,額頭上的傷也好得慢,在付揚到達餘杭時,他頭上的紗布還沒有拆。
付揚進巡撫府向季衡報道時,季衡在火器廠根本沒回來,季衡優待匠人,在火器研發生產上很捨得花錢,甚至經常親自前往督促,讓匠人自然心生感動,賣力做事,在這方面的成果自然也十分顯著,改進的弗朗機炮也有了一些進展,仿製品更是已經造出來了,而且季衡還在建議研發散彈炮。
季衡在傍晚才回府,府中管事候在門口迎接到他,道,“京中一等帶刀侍衛付大人到了,在府中等了大人您一下午。”
一等帶刀侍衛乃是正三品的官,又在皇帝身邊,都是皇帝十分信任的紅人,那是十分尊貴的,汪秉直這樣的外派一品大員見到,都不敢在這種人跟前託大,季衡想了想,姓付的,也只有付揚一人,他進了府去,果真在堂上看到了付揚。
付揚正坐在椅子上喝茶,見季衡回來了,就趕緊起身行禮。
季衡一身官服,大約是忙了一天之故,官服些微皺了,因為季衡戴著官帽,那額頭上的紗布有些被束進了官帽裡,看著倒也不刺眼。
付揚這是有大半年沒有見過季衡了,只覺得季衡比之之前稍稍黑了些,清瘦了很多,不過比起旁人來,他依然還是白。
付揚道,“下官見過季大人。”
季衡趕緊道,“付大人不要多禮,折煞我了。”
又上前將付揚託了起來,雖然季衡是實實在在的男兒,毫無女子之態,但是付揚曾經守護過他近一年時間,故而總有種季衡是皇帝后宮的感覺,甚至此時都有此感覺,在季衡伸手前來熱情地託他起來,他甚至有要趕緊縮回手的彆扭感,心裡閃過被季衡如此熱情地接待,真是唐突了他的想法。
好在付揚是心裡彆扭,面上不顯,趕緊又寒暄了幾句。
兩人坐下後,季衡才問,“這已是年下了,皇上派付大人此時前來,不知有何要事。”
付揚便道,“下官受了皇命,正是帶著兩百鳳羽衛前來護衛大人安全,做大人的親兵。”
214、第十章
季衡因付揚這話直接愣了一下,“鳳羽衛?”
以前從不知有鳳羽衛這建制。
付揚笑了笑,道,“正是皇上新設,乃是皇上親衛一支,下官現在忝為鳳羽衛都指揮使。”
季衡這下完全明白了,心想“鳳羽衛”這名兒,真是夠直白的,也虧皇帝能夠起得出來,不由心裡發燒。
好在他現在是不苟言笑慣了,心裡發燒,臉上也是一派平和,沒有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