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部分 (第2/4頁)
翱翔198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然是做不到的,於是幾乎全程由皇帝抱著,這樣抱了兒子一天,皇帝的胳膊最後都發麻了。
楊麒兒病了那幾天之後,精神就一直不大好,而且也不大理睬人,遇到臣子對他行禮,他就淡淡瞄人一眼,馬上就將臉埋進皇帝的懷裡去了。
皇帝看他病後就一直精神懨懨,便十分心疼,生怕他出什麼事,於是二月初,他就定下要在宮中設定佛堂,還專門請了幾位德高望重的高僧前來講經。
冊封太子乃是舉國大事,甚至因此加了一次鄉試恩科,並且舉國大赦。
季衡身在江南,心裡也是牽掛著兒子,孩子週歲生辰時,全國各地官員都有給皇子送禮,他是之前就抽了時間親自給皇子殿下雕刻了一套玩偶玩具,這份禮送上京,同其他官員的比起來,自然顯得十分寒酸,不過其他官員送的禮都是入了皇宮內庫,只有季衡這份擺在了楊麒兒的臥室裡。
太子冊封禮之後,二月中旬,季衡收到了許氏和季大人寫來的信,兩人的信封在一個信封裡的,信卻是分開寫的。
季大人的信是說的京中情況,並交代他一些為官之道,許氏的信則是叨叨絮絮讓他注意身體,又說了很多關於皇子殿下的事情,最主要的一件就是皇子殿下元宵節受驚,病了好幾天的事情。
季衡看了信,心裡就不好受了好幾天,他離京時,楊麒兒才三個月大,現如今,孩子都滿週歲了,都不知道孩子到底長多大了,季衡想到心裡就難受,只好讓自己不去想。
不過後來又搜尋了些江南孩子喜歡的玩具讓送上京去。
皇帝給季衡的信,是在季大人他們的信到後幾天才到。
皇帝在信裡毫不避諱地傾訴衷腸,說自己十分思念季衡,不知季衡可否有想他,又寫了楊麒兒生病的事情,說現在病已經好了,只是因為生病而瘦了好些,現在還沒有長回來,還有就是用十分歡喜的語氣寫了楊麒兒抓周抓了他送去的那串佛珠手釧的事,平常楊麒兒鬧出的一些笑話,也都精選了寫在信裡,如此叨叨絮絮,竟然寫了上千言,季衡翻來覆去地看了信,又默默地收起來放進信匣子裡。
二月下旬,皇帝下給兩江閩浙各級官員的旨意下來了,其一,就是要求在倭寇海賊之亂上,務求對其大創全殲,不得只將其趕入海中。其二,對沿海地區施行“保甲制度”,以十家為甲,甲有長,每十甲為保,保有正。甲內人民,各制兵器,制鑼,鼓,銃。若甲中有人裡通倭寇海賊,則一甲治罪,若是倭寇海賊突破海衛所防禦登岸,各保甲之間亦要守望相助。
除此,就是著姜時澤升任江浙水師總兵官,組建一機動水師,統一指揮各衛水軍,以利剿滅倭寇於海上。姜時澤曾任溫州知府,台州知府,又任按察司副使,曾多次在剿滅倭寇上立功,善於訓練水師和海戰,他也是抵禦倭寇海賊於海上御海洋派的代表人物。
另一旨意就是在廣洋,江陰,金陵三地增設造船廠,又在另兩處增設火器廠,其人則是任用的季衡推薦的官員。
皇帝破除萬難,要多撥給兩江閩浙的一百萬軍費,也會分批被押送到位。
除此,就是皇帝同意了季衡以商養戰的法子。
以商養戰之法,皇帝拿給內閣討論的時候,便被批得體無完膚,不過之後皇帝還是一意孤行,支援季衡這個辦法。
以商養戰之法一出來,就引起了全國海商的注意。會去做海商的商人,往往是十分具有冒險精神的,且也有一定遠見。
倭寇海盜,無論怎麼強大,這些海商認為依然是不能撼動大雍朝根本的,現如今的皇帝不是昏君,且一力要儘快地解決倭寇海寇的問題,在東南一帶又有這麼多忠臣良將,解決倭寇海賊問題,只是指日可待。
這份投資雖然有一定風險,但是以後卻是有長遠利益在,故而季衡還沒有去找這些商人,這些商人就先找上他了。
自然,其中也有一個原因在,這些商人怕不和朝廷合作,會有被懷疑同倭寇海賊勾結之嫌。
季衡在三月中旬,短短不足一月時間,他沒出門就募集了七十萬兩軍費,也有商人是願意直接為朝廷提供木材或者造船技術等等的,季衡也給做了折算,算成投資,記在賬上,然後直接將這些賬目送報京城朝廷,最後由朝廷親自寫了收條,以後為這些商人減稅,蓋上皇帝印章,然後官府親自送歸商人家裡。
這份皇帝印章在商人眼裡就是無價之寶,商人看到朝廷誠意,之後自然有更多商人願意在這個上面投資。
於是季衡就將皇帝撥下來的那一百萬兩白銀退了八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