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訪不如上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劑加收澀之藥。”
《類證治裁·痢症論治》:“痢多發於秋,即《內經》之腸澼也。症由胃腑溼蒸熱塞,致氣血凝結,夾糟粕積滯,進入大小腑,傾刮脂液,化膿血下注,或痢白,痢紅,痢瘀紫,痢五色,腹痛嘔吐,口乾溺澀,裡急後重,氣陷肛墜,因其閉滯不利,故亦名滯下也。……白傷氣分,赤傷血分,赤白相間,氣血俱傷。傷氣分則調氣,傷血則和血,易老所謂調氣則後重除,和血則便膿愈也。然論致痢之由,其暑溼傷胃者,鬱熱居多,生冷傷脾者,寒滯為甚。……氣陷則倉廩不藏,陰亡則門戶不閉,由脾傷腎,勢所必然。”
第八節洩瀉
洩瀉是以排便次數增多,糞便稀溏,甚至瀉出如水樣為主症的病證,多由脾胃運化功能失職,溼邪內盛所致。洩者,洩漏之意,大便稀溏,時作時止,病勢較緩;瀉者,傾瀉之意,大便如水傾注而直下,病勢較急。故前賢以大便溏薄勢緩者為洩,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為瀉。本病證是一種常見的脾胃腸病證,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夏秋兩季為多見。
歷代醫籍對本病論述甚詳,名稱亦頗多,《內經》始稱為“洩”,如“濡洩”、“洞洩”、“飧洩”、“注洩”及“溏糜”、“鶩溏”等。漢唐以前,瀉與痢混稱,如《難經》將瀉分為五種,其中胃洩、脾洩、大腸洩屬洩瀉,而小腸洩、大瘕洩屬痢疾。《傷寒論》中概稱為下利。直至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首次提出瀉與痢分論,列諸瀉候、諸痢候,其下再細論證候特點。亦有根據病因或病機而稱為“暑洩”、“寒洩”、“酒洩”者等,名稱雖多,但都不離“洩瀉”二字。至宋代以後統稱為“洩瀉”。關於本病的病因病機,《內經》有較詳細的論述,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春傷於風,夏生飧洩。”“清氣在下,則生飧洩。”“溼勝則濡洩。”《素問·舉痛論》指出:“寒邪客於小腸,小腸不得成聚,故後洩腹痛矣。”《素問·風論》日:“食寒則洩。”《素問·至真要大論》曰:“暴注下迫,皆屬於熱。”“諸病水液,澄徹清冷,皆屬於寒。”《素問·太陰陽明論》日:“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陰受之則人五臟……入五臟則膜滿閉塞,下為飧洩。”《靈樞·師傳》曰:“胃中寒,則腹脹,腸中寒,則腸鳴飧洩,胃中寒,腸中熱,則脹而且洩。”以上說明了風、寒、溼、熱皆能引起洩瀉,且還與飲食、起居有關。漢·張仲景《金匱要略》提出虛寒下利的症狀、治法和方藥,如《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日:“下利清谷,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另外對實證、熱證之洩瀉也用“通因通用”法,充分體現了辨證論治精神。宋·陳無擇認為情志失調亦可引起洩瀉,其在《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中指出:“喜則散,怒則激,憂則聚,驚則動,髒氣隔絕,精神奪散,以致溏洩。”明·張景嶽《景嶽全書·洩瀉》日:“洩瀉……或為飲食所傷,或為時邪所犯……因食生冷寒滯者。”指出其病位主要在於脾胃,在治療方面,提出“以利水為上策”,但分利之法亦不可濫用,否則“愈利愈虛”。明·李中梓《醫宗必讀·洩瀉》在總結前人治瀉經驗的基礎上,對洩瀉的治法作了進一步概括,提出了著名的治瀉九法,即淡滲、升提、清涼、疏利、甘緩、酸收、燥脾、溫腎、固澀,在治療上有了較大的發展,其實用價值亦為現代臨床所證實。清·王清任《醫林改錯》對於瘀血致瀉的認識,尤其久瀉從瘀論治在臨床也具有重要意義。
西醫學中急性腸炎、慢性腸炎、胃腸功能紊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徵、腸結核等腸道疾病,以腹瀉為主要表現者,均可參考本節辨證論治。其他疾病伴見洩瀉者,除治療原發疾病外,在辨治方面亦可與本節聯絡互參。
【病因病機】
洩瀉的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飲食所傷、情志失調及臟腑虛弱等,主要病機是脾病溼盛,脾胃運化功能失調,腸道分清泌濁、傳導功能失司。
一、病因
1。感受外邪
六淫之邪傷人,皆能使人發生洩瀉,但其中以溼為主,常夾寒、熱、暑等病邪。即《難經》所謂:“溼多成五洩。”其他寒邪或暑熱之邪,除了侵襲皮毛肺衛之外,也能直接影響於脾胃,但仍多與溼邪有關。
2。飲食所傷
脾胃為倉廩之官,胃為水谷之府,故飲食不當常可導致洩瀉。凡飽食過量,或過食肥甘,或恣啖生冷,或誤食餿腐不潔之物,均可發生洩瀉。臨床上,飲食不當與外感溼邪常相互影響,共同為患。
3。情志失調
鬱怒或憂思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