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訪不如上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常用藥:赤石脂、肉豆蔻、訶子暖脾溫中,澀腸止瀉;乾薑、肉桂溫腎暖脾;人參、白朮、粳米益氣健脾和中;當歸、白芍養血和血;甘草緩急止痛;木香理氣醒脾。
脾腎陽虛重,手足不溫者,可加附子以溫腎暖脾;脫肛下墜者,可加升麻、黃芪以益氣升陷,亦可用補中益氣湯加減,以益氣補中,升清舉陷。
6。休息痢
休息痢以時發時止,終年不愈為辨證重點,臨床分為發作期和緩解期。
發作期
症狀:腹痛,裡急後重,大便夾有膿血,倦怠怯冷,嗜臥,食少,舌質淡,苔膩,脈濡軟或虛數。
證機概要:病久正傷,正虛邪戀,脾陽不振,邪滯腸腑。
治法:溫中清腸,調氣化滯。
代表方:連理湯加減。本方溫中祛寒,兼清鬱熱,用於下痢日久,正虛邪戀,倦怠食少,遇勞而發,時發時止者。
常用藥:人參、白朮、乾薑、甘草溫中健脾;黃連清除腸中溼熱餘邪。
裡急後重明顯者,加檳榔、木香、枳實調氣化滯。
緩解期
(1)脾氣虛弱證
症狀:腹脹食少,大便溏薄或夾少量黏液,肢體倦怠,神疲乏力,少氣懶言,面色萎黃,或脫肛,舌質淡,苔白或膩,脈緩弱。
證機概要:久痢損傷脾胃,脾氣虛弱,健運失職。
治法:補中益氣,健脾昇陽。
代表方:補中益氣湯加減。本方補中益氣,昇陽舉陷,用於久痢脾虛氣陷,脫肛少氣者。
常用藥:黃芪、人參、炙甘草、白朮補中益氣健脾;當歸養血和營;陳皮理氣和胃;柴胡、升麻升提下陷之中氣。
若腹痛綿綿,喜按喜溫,大便稀溏,夾有少許黏液白凍,形寒氣怯,為脾陽虛衰,宜溫陽健脾,用附子理中湯。若脾陽虛衰,肢體浮腫,可合用苓桂術甘湯;若脾病及腎,大便滑脫不禁,可合用桃花湯或真人養髒湯。
(2)寒熱錯雜證
症狀:胃脘灼熱,煩渴,腹痛綿綿,畏寒喜暖,下痢稀溏,時夾少量黏凍,飢而不欲食,強食則吐,四肢不溫,舌質紅,苔黃膩,脈沉緩。
證機概要:久痢傷及厥陰,寒熱錯雜,虛實夾雜。
治法:溫中補虛,清熱化溼。
代表方:烏梅丸加減。本方溫中補虛,清熱燥溼止痢,能治寒熱錯雜,正氣虛弱之久痢。
常用藥:烏梅澀腸止瀉;黃連、黃柏清熱燥溼止痢;附子、乾薑、桂枝、川椒、細辛溫腎暖脾而助運祛寒;人參、當歸益氣補血而扶正。
兼食滯者,可加神曲、山楂、萊菔子;寒凝較重者去黃連、黃柏。
(3)瘀血內阻證
症狀:腹部刺痛,拒按,下痢色黑,腹痛固定不移,夜間加重,面色晦暗,或腹部結塊,推之不移,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細澀。
證機概要:久痢不愈,瘀血蓄積腸腑,氣滯血阻。
治法:活血祛瘀,行氣止痛。
代表方:少腹逐瘀湯加減。本方功能活血祛瘀,溫經止痛,可用治久痢之腹部疼痛屬瘀血內阻者。
常用藥:當歸、川芎、赤芍養血活血;延胡索、蒲黃、五靈脂、沒藥化瘀止痛;小茴香、肉桂、乾薑溫經止痛。
本方可與六君子湯間服,以補益脾腎,攻補兼施;裡急後重者加黃連、白頭翁。
【預後轉歸】
痢疾的轉歸預後因病人正氣的強弱、感受邪毒的深淺及發病的輕重而不同。體質好,正氣盛者,雖感溼熱、寒溼之邪而患急性痢疾者,只要治療及時正確,調護得當,預後一般良好。而疫毒邪盛者,可很快出現熱人心營、熱盛動風或內閉外脫的危證,甚或死亡,應積極救治。慢性痢疾多由急性痢疾遷延不愈而致,如休息痢、陰虛痢、虛寒痢,一般病情纏綿,難於驟效,但只要辨證正確,治療恰當,多能緩解或痊癒,如若不注意攝養或調治,病情常易逐步加重而入危途。
【預防調護】
注意飲食衛生,避免過食生冷和進食不潔及變質食物,節制飲食,不過食辛辣、肥甘厚味。起居有常,調情志,防過勞。
治病宜早,防止病情惡化。飲食宜清淡,忌食葷腥油膩難消化之物。疫毒痢要中西醫結合搶救治療。
【臨證備要】
1。噤口痢的治療。痢疾不能進食,或嘔不能食者,稱為噤口痢。其證有虛有實。實證多由溼熱、疫毒蘊結腸中,上攻於胃,胃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