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陶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作為三朝元老的張九齡、賀知章二人、德高望重,遠見卓絕。他們也希望太子正位。這樣一來,群臣更為一心,幾乎個個上表勸太子為君。
張九齡說:“皇上曽說過禪位給殿下的話,便是承認殿下乃合法的皇位繼承人。而今天下不安,正需要君王至尊來安撫人心,統一號令。皇上西幸,無法及時詔令官兵與群臣,殿下正位,有利於軍隊統一奉行,更有利於平叛大事,臣以為將來皇上定將贊太子殿下當機立斷,以天下大計為重,絕不會怪罪。”
裴冕接著道:“將士大多是關中人,豈不日野有思歸之心。之所以不懼艱難崎嶇,遠涉塞外者,亦望太子一統山河,以建尺寸之功也。若太子守經而不以人心,一旦離散,再要凝聚不可復也。願殿下免徇私情,為大唐社稷考慮!”
優柔不絕的李亨仍然不肯:“父皇硬朗,未奉詔書,本王擅登尊位,乃是不忠不孝。”
四王子、五王子極力勸父王順天意人心,正位為君。
無論群臣與眾王子如何勸說,李亨仍是堅持沒有詔書,不可逆天。一百多位大臣聯名上書勸請已達五次。群臣更是長跪靈武宮外,請太子以社稷為重,儘快正位以君王至尊統帥舉國官兵討伐叛軍。
這時候,從未有過任何意見的三王子建寧王李倓也來見太子,說:“父王,孩兒認為,眾位大人所言在理,一路之上無數百姓投軍,他們也希望父王能統帥天下官兵早日還國家以太平盛世,名不正則言不順,父王若一直以太子身份釋出懿旨,不足以震懾各方軍隊。望父王順應民心軍心,允登大位。”
李亨最在乎的還是長子、三子的意見:“倓兒,你也認為為父應該稱帝麼?只是不知豫兒的意思怎麼樣?”
“孩兒相信,若然大哥在此,也會支援,非(提供下載…)常時刻,不能以常情論之。”
天寶十五年秋,七月。靈武行宮聖德殿上,張掛儀仗,一切擺設仿同長安金鑾殿所建。金龍玉階之上,一張繡龍黃金椅,黃龍御書案,案上擺著天子龍泉劍,全副皇帝儀仗排立。
今天天氣晴好,喜鵲在殿外歡鳴,柔和溫馨的秋陽,多情的灑在魚貫而有序的入殿的文武百官身上,讓人莫名的對未來充滿了信心。殿前兩株紫玉蘭花正隨風飄進醉人的芳香。
十級金階之下,紅氈鋪地,龍柱繞樑,彩帳高掛。兩側朝班,站滿了文武大臣。太子李亨身著帝王龍袍皇冠,在宮女、太監簇擁下登上御階。李輔國宣佈:皇太子今日即皇帝位,改天寶十五年為至德元年。
群臣俯伏階下,山呼萬歲。
太子李亨即位後,史稱唐肅宗皇帝,遙尊玄宗為太上皇帝。
李輔國宣佈新皇第一道詔書:“皇長子廣平王李豫進位為福王,二皇子平陽王李係為越王、三子建寧王李倓為齊王、四子李泌封為衛王。五子臨川王李僅為彭王,七子柳陽王李珽為涇王。。。。。。”幾個皇女也由郡主進位為公主。肅宗留於長安慘遭殺害的子女也都有了親王、公主的諡號。其餘朝臣俸祿加一倍,回京後再行封賞。
次日,肅宗又頒佈第二道詔書:“太子妃韋氏封為淑妃,冊立張良娣為皇后。餘良娣為賢妃,其他嬪妃分別冊封為修儀、婕妤、德儀、才人、貴人等。
大臣們大為驚詫。太子妃為何不立為皇后?反立張良娣為後呢?許多人都知道,皇上並不愛韋氏,多年來專寵張良娣,冊封韋氏為四妃之一,可能還是因為福王李豫之故。否則,韋氏還不知會落到什麼地步。
肅宗時常駕臨校場,勉勵將士們勤加練習,早日出徵。為國立功。朕自有獎賞。校場上歡呼雀躍,山呼萬歲。
肅宗又頒佈第三道聖旨:任命張九齡為相,他已是第三次為相了。張皇后之弟張全為中書令,張強為太尉。可參與國家大事。張氏一門可謂平步青雲,由六品地方官吏一躍而為一品大員。
肅宗靈武繼位順天應人。大得人心的舉動。至少當時的形式對此舉沒有異議,反而讚賞肅宗臨危受命,挑起重擔的明智之舉。後來宋朝的儒生多以肅宗未奉父命,擅自稱尊,謂是乘危篡位、以子叛父。此等危急存亡關頭,欲維繫人心,不得不為。儘管肅宗多次推脫不見得是出自內心。江山社稷對人的誘惑可以讓任何人失去理智。只能說形式對李亨有利,成全了他。況玄宗有欲禪位之心,曾宣之於口。今日肅宗靈武登位之事,可以說恪遵前命,理猶可恕。篡叛之說,似乎太過火。玄宗西去,遠離戰場,不能率軍討賊。太子若不稱帝,何以約束激發四海民心?只是肅宗即位,當時就改年號,確實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