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發弄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敢。”
完顏粘罕一聽,明白了杜充的意思,就把杜充給放了。
五年後,杜充在金國的官位逐步提升,先是燕京三司使,然後是同籤書燕京行臺尚書省事,最後升遷到了行臺右丞相一職,相當於漢人行政區副行政長官。直到紹興十一年,宋金最後達成和議後,杜充神秘死亡。
《宋史》卷四百七十五列傳第二百三十四:久之,命知相州。充猜阻肆威,同列多不協。紹興二年,其孫自徙所間走歸充,其副胡景山誣充陰通朝廷。粘罕下充吏,炮掠備至,不服,釋之,因問充曰:“汝欲復歸南朝邪?”充曰:“元帥敢歸,充不敢也。”粘罕哂之。七年,命充為燕京三司使。八年,同籤書燕京行臺尚書省事。九年,遷行臺右丞相。十一年,和議成而充死矣。
ps:謝謝zhuxyhh01大大陳鍾大大大寒尖大大大大龍騰虎躍馬到成功大大的打賞和支援。
第二百五十九章:逃跑成了主旋律(下)
開封府留守禁軍的戰敗和杜充的叛變投敵,給南宋的官民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這支地方部隊的頭上有太多的光環了。
比如宗澤前期的十三連勝,比如岳飛在泗水關前三箭嚇退一萬金兵,又比如後期在開封府汴梁城擺下的“平戎萬全陣”,等等。
這些事蹟,在南宋的人民中越傳越神奇,成為南宋抗金人民心中的希望。
起碼我們還有一支能夠剋制金兵的隊伍,我們還有打敗金兵的希望。
這可能也是高宗小皇帝為什麼如此禮待杜充的原因所在。
遺憾的是,如今連這最後一點的希望都被破滅了。
南宋朝的國土上,死氣沉沉,士無鬥志,一片末代敗亡之象。
正如《天下無賊》中黎叔所說的:“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結果是:金兵所到之處,要麼就開門揖賊;要麼就望風而逃,幾乎沒有人膽敢提出要與金兵對戰。
抵抗金兵是無能為力了,但始終是漢夷有別,再加上多年的理學教育,絕大部分的南宋人還是羞於投降。
結果是,逃跑成了南宋大地上漢人的主旋律。
《續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六中有以下的記載:丁巳,金人破**縣,又破臨江軍,守臣中奉大夫直秘閣吳將之遁去。將之,吳興人也。
戊午,金人攻洪州,權知州事李積中以城降。
丁卯。金人攻吉州。知州事直龍圖閣楊淵棄城去。
等等等等
對於杜充的投降。受傷害最深的其實是我們的高宗小皇帝。
當初宗澤病逝,小皇帝一意孤行,不聽前方將士的一致意見,讓宗澤的兒子宗穎接班,反而從大名府提拔上來一個名聲極壞的杜充。
杜充的接任,固然是破壞了宗澤北上攻打金國的計劃,但也直接摧毀了整個開封府汴梁城的防禦體系。
如此一來,建炎小朝廷不但失去了開封府汴梁城這座在長江以北的橋頭堡。而且隨時面臨著金兵的威脅。
這還不止,高宗皇帝屢次對杜充進行提拔:從大名府留守遷樞密直學士到開封府留守兼兼侍讀召;然後升資政殿學士,尋知宣武軍節度使,節制淮南京東西路;最後調升為尚書右僕射同平章事御營使。
這個過程,前後才用了不到區區兩年的時間。
這樣的提升速度,已經不能簡單地用“破格提升”這句成語來形容了,分明就是高宗皇帝的偏心和溺愛,因此也帶來朝廷裡的各種非議。
可惜的是,杜充不是那種知恩圖報的人。朝廷對他的種種恩寵,在他自己的利益考量下。變得一文不值。
用句廣州的俚語,高宗小皇帝的所作所為。分明就是“養狼狗咬春袋。”
對此,高宗皇帝唯有跟身邊的大臣嘆息道:“我對杜充已經仁至義盡了,為什麼他還要這樣子呢?”
無奈之下,高宗只好削掉杜充的爵位,還把它留在京城中的子女們全部流放到嶺南去。
《宋史》卷四百七十五。列傳第二百三十四。叛臣上:充遂叛降金。事聞,高宗謂輔臣曰:“朕待充不薄,何乃至是哉?”下制削充爵,徙其子嵩巖{山昆}婿韓汝惟於廣州。
完顏兀朮佔領了建康府,四下一看,附近竟然找不到任何宋朝抵抗的力量。於是乎,完顏兀朮就順勢南下,朝高宗小皇帝行宮所在的杭州殺來。
杭州此時已經改名叫臨安了。官方的說法,這是取“臨時安家”之意,表示將來還要恢復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