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發弄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浚在相位時,就以諸大將久握重兵難製為由,解除了劉光世的兵權,但也因此引發了淮西兵變,他本人坐謫引退,第一次收兵奪權的行動只能草草結束。
趙鼎繼相,王庶在樞府,兩人依舊想收奪武將兵權。
他們將各大將部下的偏裨將佐委以重任,加以擢升,以此分散各大將的兵權,達到化整為零的目的。
他們的實驗物件是張俊,但因為秦檜回來了,趙鼎、王庶相繼罷官,這一次收兵奪權行動還沒來得及展開就無疾而終。
有第一、第二次,就會有第三次、第四次……
從這個角度看,罷免張俊、韓世中和岳飛等三人的兵權,其實是當時社會的主旋律,是遲早都會發生的事情。
問題在於,尊文抑武、以文制武的制度,真的那麼合適嗎?
毫無疑問,宋朝是中國在古時的一個巔峰的時代。
整個社會的科學發展水平,國家和人民的富裕程度,等等,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不要說之前的漢唐盛世比不上,後來的明清兩朝更是大大不如。
誠然,之所以有宋朝一代的興盛,是李家唐朝多年以來對世界的開放和包容的延續和結果;但是,宋朝孱弱的軍事力量與她那超高的國民生產總值,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
無論是國家的稅賦收入,國家的人口數量。又或者是國民生產總值,宋朝與契丹遼國和女真金國的比較,其差距相當於如今的美國與墨西哥之比。
也有人用各種各樣的資料來說明宋朝軍隊的強大,比如在西夏戰場的勝利,等等;只不過,身形龐大的美國居然被弱小的墨西哥倒逼,處處挨打受氣。無論怎樣解釋,都擺脫不了弱者的身份。
其中的原因,就是這個可惡的“以文制武”的制度。
也有很多人把宋朝的孱弱歸咎於缺馬。
缺馬當然是一個劣勢,但是,這絕對不會是最主要的原因。
在冷兵器的時代,沒有任何一種武器或者裝備能夠決定勝利。最主要的因素還是在於人。
天朝毛太祖語錄中也有這麼一句:“決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
那麼,“尊文抑武、以文制武”的這個制度,又如何導致宋軍軍力的孱弱呢?
宋朝的軍事體質大致可以分為上下兩層。
上層的安排,根據《宋史?職官二》中的描述:“樞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諸軍,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
就這樣,整個軍隊的指揮體系一分為三,相互制衡,也相互扯皮。
下層的安排,根據“更戊法”的規定:畿輔與諸州禁軍定期更換駐地,目的就是以使兵不識將,將無專兵。
這種安排的結果,讓整個軍隊的掌控權歸於朝廷。而不會從屬於某人。
只不過,朝廷是虛的,皇帝才沒那麼多功夫天天管著管那。
誰也管不了的結果,就變成了誰也不管了。
這種制度,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公有制,或者可以稱之為“官有制”。與天朝在改革開放之前的“人民公社”和“大鍋飯”相比,非常的相似。
“大鍋飯”的結果。必然帶來機構的臃腫、人員的腐敗、效率的低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