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發弄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間,在岳飛的眼裡,從來就沒有一個固定的用法。
假如硬說岳飛的用兵有什麼法則。那就只有一條: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說,用最少的兵力消滅最多的敵人。
因此,在《武穆遺書》的要論一中如此寫道:“從來散之必有其統也,分之必有其合也,以故天壤間四面八方。紛紛者各有所屬,千頭萬緒。攘攘者自有其源。蓋一本散為萬殊,而萬殊鹹歸於一本,事有必然者。”
所以,李成雖然兵多,失敗卻是必然的。這是“技不如人”的結果。
雖然後營被偷襲,李成卻並沒有放棄對岳家軍的追擊。
並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敢,不敢放棄對岳家軍主力的攻勢。
如今李成埋伏起來的十萬大軍已經全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一旦李成停止了對岳家軍主力的追擊,讓岳飛喘上一口氣,餘下的結果,李成要面對的必然是岳家軍那些無休無止的,噁心兼且煩人的,讓人痛不欲生的偷襲和反追擊。
說實在話,李成也是考慮了很久,用了很長的時間才鼓起的勇氣。
一旦這道勇氣消失不見了,自己就必敗無疑。
李成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幾經辛苦才鼓起來的勇氣,卻被另外一道豪情貫天的勇氣所消磨殆盡。
這道豪情貫天的勇氣的主人就是岳家踏白軍的統制………董先。
當李成率領著他那十萬大軍來到一座河橋的前面,他突然發現:河橋的上面只有一員持槍的宋將;而河的對岸是一片樹林,樹林裡隱隱有無數的兵馬在埋伏。
河橋上的那員宋將乃厲聲大喝曰:“我乃岳家踏白軍的統制董先也!誰敢出來與我決一死戰?”
董先的喝聲如同響雷一般,偽齊軍聞之,盡皆股慄。
咦,這個場景好熟悉喔,是不是曾經在哪裡見過?
沒錯,目前的這個場景,和漢末魏、蜀、吳三國時期,張飛在長坂坡的橋上,單人匹馬喝退曹操的百萬大軍,何其相似!!!
在這座無名的河橋之上,董先居然重演了當年燕人張翼德大鬧長坂坡的一幕。這一幕,在《百氏昭忠錄》和《嶽武穆公遺事》中有以下詳細的記錄:董先遂擇險地,伏其軍於林莽中,獨據河橋以待之。
須臾,李成等至,見董先,舉繩以告之,悉如踏白軍所言,謂董先:“汝勿走,我今先擒汝。”
先答曰:“我定不走,只恐汝走耳!”
賊見先待之閒暇,疑有伏兵,不敢徑進。每遣兵來戰,董先則旋出林中兵一二隊以應之。彼退,則又歸於林中矣。
賊益疑。
很難想象,單人匹馬面對敵人的十萬大軍,需要多大的膽量和勇氣。
但是,董先做到了。
他完整地闡釋了什麼叫做“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他憑著自己過人的膽量和超常的謀略,硬是與李成的十萬大軍相持了足足一天一夜。
第二天,李成不耐煩了。大旗一揮,讓部下的將領衝上去與董先廝殺。
單單從這一點來看。李成已經比三國時期的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