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 (第2/4頁)
連過十一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田崇光道:“不知大人打算何時出擊?”
何晏冷哼一聲,“出擊?摸不清賊人的底細,我定不會冒然出征。”
田崇光道:“那依大人的意思…。”
何晏道:“龜縮不出。”
寧月關稍稍側目,“將軍,怎麼你也同老夫一樣。”
何晏道:“賊人長途跋涉,北上攻城,必然比你我更耗不起,我等先示弱賊寇,待其忍不住主動出兵,再試探虛實。若強則分股而退,若劣則乘勝追擊。”
田崇光些許遲疑,“何大人,卑職前日還收到林總督密函,道的是你答應借兵半月,望你一言九鼎,到期如數歸還,這樣一來,咱們也拖不起…”
何晏面無表情,“不用管他,我同他說話從來不算數。”
寧月關連連點頭,“這個老夫能作證,說實在的,林總督守城可是更勝老夫一籌。”
田崇光動動嘴角,也不好再說什麼,只能自心裡暗暗替林昌扼腕。
何晏轉而面向田崇光,“接下來除了防固城池外,再挑兩隊人出來,日夜與城外宣傳告示,道的是皇上龍顏震怒,指派三十萬揮軍南下,誓平東南。”
田崇光頷首應一聲,“卑職這邊去辦。”
且說流賊知平軍三十萬援軍已到,不敢貿然出擊。
直到六月荷蓮尖尖,鶯鳴燕轉。
流賊這才終於受不住,為防有詐,便派一萬精騎前去試探。
何晏卻是早就磨刀霍霍,只等一試。
寧月關守城半年有餘,首次城門大開,何晏領精兵兩萬,直衝敵陣。
北疆,朔風蒼鷹。
邊城牆頭立一將首,看一眼城外彎刀鐵騎,仰天悲嘯,道的是何賊誤我,天神共憤,早死早超生。
也終知當日那一句自有辦法,歸根結底,唯‘騙’字而已。
然無奈守城數月,日日寫奏章,口誅筆伐,彈劾何督師有借無還。
奈何奏章這一去,盡數石沉大海,了無資訊。
御書房。
元荊看了林昌的摺子,未有翻開,直徑扔在一邊。
何晏要的餉銀總算湊了大半,前兩日正押運出京,往東南而去。
喜連端上來一盞清茶,擱在元荊手邊兒,後又躬身退下。
有小太監自外殿趕幾步而入,恭聲垂首,“啟稟皇上,兵部侍郎求見。”
元荊擱了筆,“宣——”
小太監應一聲,轉身而出,不多久便將那大臣迎入內殿。
兵部侍郎跪在地上磕個頭,聲色發顫,
“啟稟皇上,東南大捷!接連幾役,平軍勢如破竹,殺賊十萬餘人,退敵三百里。”
元荊靜坐半晌,眼底全無平日戾氣,竟是滿滿的不能置信。
那大臣見其不語,便將戰報舉過頭頂,“皇上,臣剛得了信兒,實在等不及寫摺子明日在奏,就趕著來同皇上報喜了,此番大勝,斐大人可是居功至偉啊。”
***
田崇光總覺得自己賴在東南不回京,還是頗有價值的。
這幾月算是徹底見識了這人如何的狡詐用兵。
待首戰探清對方虛實後,接下來便是反覆的折磨。
敵退則追,敵攻則逃,最可惡,兵分兩路,敵睡偷襲,敵醒痛擊,不出一個月,那半數流賊捆了被子撤兵,任人攆都攆不上。
可這才剛退了敵,何晏卻急著將那十萬人調回北疆。
田崇光雖不解,眼底還是掩不住的敬佩,
“何大人不怕流賊捲土重來?”
何晏嘆道:“怎麼不怕,可若這兵再不還,怕是就真不用還了。”
田崇光道:“也是,算起來大人借兵已有整整一季,想來林大人該為此而受不少苦頭。”
何晏輕點了頭,後又沉聲道:“趁著賊人暫退,我等也需加緊募兵。”
後又想起來似地,“臨行前請的餉還未到?”
田崇光驚呼一聲,連連拍頭,“我竟將這事給忘了,昨個兒餉銀已經到了,大致點過,約莫一百萬兩。”
何晏一愣,“這樣多?”
後又靜道:“他倒有幾分賢內助的摸樣。”
72
72、回京 。。。
流賊退兵三百里;回守豐城;籌謀反攻。
隔天,田崇光領十萬大軍北上回京。
何晏留守東南,以百萬軍餉就地募兵。
時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