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表忠立志之際,楊晞又提了一些要求,並將自己抵達潼關後,如何迎敵之策都講了一下,也就是剛才所講那些的補充,聽的李隆基甚是欣喜,楊國忠及其他大臣們很驚訝。
一個十七歲的少年人,能說出比他們在場這些人更有見地的建議,如何會不讓人驚訝?
看來楊晞真的對潼關戰事有過深思熟慮,因此今日才敢當殿請求率軍救援;也有不少人認為,今天是楊國忠和楊晞在唱雙簧,目的就是想機掌握軍權,壯大楊家的勢力。不過有此想法的人還是敬佩楊國忠的大膽,或者說鄙視他為了獲取權力不擇手段,連自己的小兒子都推到前臺來了!
但沒幾個人猜到楊國忠此時的想法!
他是有種想犧牲自己最疼愛的小兒子,來挽救自己家族免遭厄運的打算。
要是楊晞救潼關不及,罪就在楊晞身上,可以讓朝廷處置楊晞,他這個當父親的捨得讓自己未成年的幼子率軍出征,足夠表明他所有的決定都是為了國家大義,為了擊敗叛軍才為的,別人就不要以此來斥責他,皇帝那裡他也可以理直氣壯地為自己解脫;要是楊晞饒幸成功了,將叛軍阻擋在潼關城外,那他再也不要有任何的擔心,兒子所立下的大功,大半可以歸到他這個父親的頭上,他們楊家的聲望將大漲,楊晞也可以推到前臺去,在皇帝面請求賞賜,甚至求官。
斷臂求生還是錦上添花,這就要看楊晞如何表現了。聽楊晞說的頭頭是道,楊國忠在一種近乎絕望的感覺起來之時,又看到了希望,這些日子自己這個兒子表現大不同以往,難道真提受傷後開竅了?
但現在已經不是追究這一點的時候,在聽了楊晞一番陳述,皇帝又答應了後,馬上就站出來,以非常明確的態度支援了自己兒子的要求:“陛下,要遣將急救潼關,一定要將潼關所有軍務都交御,不然如何統領諸軍?潼關前線的形勢瞬息萬變,只有前方指揮的將領才能依據具體的形勢變化做出排程和判斷,因此陛下和朝中大臣肯定不會對前方戰事指手劃腳!”
見楊國忠如此表態了,韋見素等人也站出來附和。
這樣等於差不多將這件最重要的事搞定了,接下來李隆基留下楊國忠、楊晞及韋見素、陳玄禮等幾名重要的朝臣商量救援潼關的細節事件。剛才楊國忠已經提議,讓楊晞率領他主管訓練由李福德、劉光庭等心腹所領的三千人馬,交給楊晞指揮,以這三千人馬,兩騎換乘的方式在第一時間趕往潼關。
李隆基已經命令這支人馬快速準備之中,一挨準備好了,馬上就出發。他也正式下詔,委尚輦奉御楊晞為潼關兵馬使,全權接管潼關軍務,並免去哥舒翰兵馬元帥之職,以白身效力于軍中。
哥舒翰及他麾下將領的罪責,待潼關戰事結束後再議!
也就在與李隆基及幾位朝中重臣的商量中,楊晞知道了潼關兵敗的具體的經過。
六月四日,朝廷在緊急朝會後下詔令哥舒翰出關作戰。哥舒翰在連續抗表幾次,陳明理由沒得朝廷應允後,只得率大軍東出潼關。七日,在河南靈寶縣西原,遇上敵將崔乾柏的軍隊。
叛軍早有準備,佔據險要位置對付唐軍。為破僵局,哥舒翰準備以兵力優勢,強攻叛軍。
八日清晨,也就是今天早上天剛擦亮,哥舒翰令部將王思禮等將率精兵五萬居前,龐忠等率十萬人馬隨後跟進,另置三萬人登上黃河北岸高地瞭望,鳴鼓助威。
潼關至陝郡間有一隘道,長七十里,南面靠山,北臨黃河,最窄處僅能容一車透過,安祿山手下大將崔乾佑以不到一萬的老弱殘兵作誘餌,親領精兵五萬人,在隘道兩側設伏。
急於擊敗叛軍的唐軍在沒仔細觀察敵情的狀況下,進到隘道里面,前軍深入隘道後,敵伏兵四起無數的木頭、石塊從天而降,唐軍死傷無數,一片混亂,根本組織不起有效的抵抗。
哥舒翰見勢不妙,馬上令氈車為前驅,準備借氈車的掩護衝過伏擊圈,繞到叛軍後方。但此計被崔乾佑識破,他馬上令十多輛裝滿乾草的車擋住唐軍的去路,並縱火焚燒。
此時恰起東風,煙霧盡往唐軍陣中飄來,官軍混亂不堪,甚至發生自相殘殺之事。叛軍精騎一部從南山方向出現在唐軍背後,突然襲擊。官軍更加驚駭,亂了首尾,迅速潰敗。黃河北岸的三萬官軍見大勢不好,也不戰而逃,哥舒翰不能制。
這是監軍宦官在戰事進行遭到兵敗後,第一時間發回來的戰報,並且還有持續的戰況傳來,但都是慘敗的訊息,至於哥舒翰到了何處,有多少軍士倖免於難,潼關的防守如何,現在並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