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據各個方向的報告楊晞確定,叛軍在遭遇重創之下終於頂不住,撤退了,但他並沒馬上下令讓城頭上的軍士撤下休整,更沒令哪位將領出城追擊,他要等局勢明朗了再做決定。
------------
事實證明楊晞太小心了,叛軍遭遇至此重大打擊後,出現潰敗的情況,崔乾佑在報知安慶緒後,大驚失色的安慶緒馬上下令,全軍撤退,撤回陝郡。
這樣的情況是任何人都沒想到的,在制定作戰方法,佈置完任務後,安慶緒所想的就是城下的激戰,自己所領人馬在經達艱苦的戰鬥後攻上潼關城頭,最終在付出重大的代價後,將潼關城攻破,卻是沒想到,在大軍剛剛開始攻城時候,又被唐軍算計了一把。
一場沖天的大火,讓數不清的軍士化成了焦炭,攻擊的陣列馬上陷於混亂,相互擠踏而死的軍士不計其數,唐軍又在己方人馬陷入混亂之際,從城內衝殺出來,趁火打劫了一把,許多軍士命喪唐軍戰刀之下,防線頃刻間瓦解,不要說再發動攻擊,能不能抵禦住唐軍的突襲都是個未知數。還好唐軍也有顧忌,沒有大規模反擊,不然後果還真難預料。
幸好安慶緒在下令攻城時候,令田乾真和安守忠、李歸仁率部在兩側及後翼側應,不然唐軍傾全力的攻擊可能真的能擊潰甚至擊敗他們這十幾萬人。
在率身邊親衛快速逃離潼關城下時候,安慶緒還在後怕,同時也在自責,今日的攻擊決定下的太草率了,沒想到過唐軍會採取火攻的方式防禦。
“這個楊晞,還真的不是個簡單人物!”在憤憤然逃離隨潼關城,穿過破敗不堪的漢潼關城時候,安慶緒感慨了一句。
不過在撤到漢潼關城時候,安慶緒又停住了腳步,他不能扔下自己所領的軍士不管,無論如何他都要收攏部下,以防唐軍的尾隨攻擊。要是唐軍敢出城追擊,他會毫不猶豫地在沿途設下伏擊,等唐軍的追兵到達後,再給予唐軍以致命一擊,就如靈寶之戰一樣。
他也馬上下令,讓自己的親信將領安守忠及李歸仁、田乾真幾將,率各自人馬,在靈寶以西的另外一段狹窄山道上設伏,一則接應後方人馬,二則準備伏擊唐軍可能的追擊大軍,打個翻身戰。
崔乾佑收拾了身邊未混亂的人馬後,也匆匆撤離了潼關城,準備與安慶緒會合後退守陝郡。
崔乾佑親領的還有三萬人馬,這三萬人馬並未受到大的衝擊,依然成建制的。但後面還有數萬亂成一團的人馬未收攏,至於能逃回來多少,要看天數了。崔乾佑也和安慶緒一樣認定,唐軍肯定會尾隨追擊而來,他準備扔下後面那些人馬不管,以自己親領人馬在某個地方設伏,反擊唐軍。
崔乾佑與安慶緒會合後,馬上商議起對策來!
不過就在他們商量如何設伏之時,軍士卻來報,說潼關城的唐軍沒有出城追擊。
“看來楊晞知道不能出城追擊我軍,他只是固守待援了!”惱怒異常的安慶緒扔了手中的馬鞭,憤憤然地說道。
“太子殿下,那我們要怎麼辦?”連續兵敗生怕受責的崔乾佑小心翼翼地問道。
“退守陝郡,並將潼關戰況報告給父皇!”安慶緒說著,也不再理會崔乾佑,翻身上了馬,往東疾馳而去!
---------
朋友寫的一本歷史小說,《謀定民國》,書號:2991985,喜歡歷史的書友們可以去瞧瞧!
第九十一章 殺猴駭雞
(求收藏、推薦票、三江票!)
------------
楊晞在確定叛軍已經完全退走後這才下令解除城頭上最高戒備狀態,令將士們分批去休息。
隨後傳來的情報顯示,叛軍已經全線退卻,他們沒有固守漢潼關城,而是直接退往了陝郡。
這讓楊晞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也非常有成就感。
潼關終於轉危為安,這是他指揮下所取得的成就,麾下只有一萬餘殘兵敗將之際都沒讓叛軍攻擊得手,難能可貴。他非常有成就感,憑著自己的才智及眾將士的努力,終於將危機化解,在重創叛軍後,迫使叛軍從潼關城下退兵。
他力挽狂瀾,拯救大於危難之中了,這是何等揚眉吐氣之事!
楊晞馬上將戰況以六百里加急送往長安,在奏報中他將戰事的經過都講述了,併為所有將士請功。
同時他也修書一封,將潼關的情況及陳玄禮抵達後的反應都告訴了父親楊國忠。
在將所有事都安頓停當後,已經是晚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