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而且楊晞已經制定了一個輪換策略,那就是各衛軍主將在任上不能超過三年,三年一到必須輪換到其他衛軍中任職,而且不能帶走有軍中身份的任何一個幕僚,親兵數量也有嚴格的限制。
將領們領軍的時候。是不能參知政事的,除非交御了軍權,才能入朝堂謀事。
所做這一切,就是給予將領們很大權力的同時,限制他們謀逆的可能。
武將的地位並不低,但他們不能干預地方事務,這樣改革,讓文臣和武將都能找到各自的平衡點,站出來強烈反對的大臣並不多,再加上郭子儀、李光弼這樣威望非常高的將領全力支援。而且楊晞自己身上負載的軍功也不是一般人可比,反對的聲音也越來越少了。
各衛軍主將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人,雖然不敢保證他們有絕對的忠誠度,但在諸多約束之下,謀逆的可能性已經非常小了。楊晞還決定創辦大唐皇家軍事學院,自己兼任皇家軍事學院的祭酒,各級軍官都要到軍事學院進行培訓,以後中低階軍官必須要從軍事學院的畢業生中挑選,沒進過軍事學院培訓的人。撐死也只能到旅帥一級。要想高升,除了積累軍功外,必須要有軍事學院的學習經歷。
當年蔣光頭建立了黃埔軍校,培養了一大批忠誠於自己、忠誠於國家的將領。在抗日戰爭及內戰中這些將領都是國民革命軍的中流砥柱,這一點楊晞必須要效仿。他自己兼任軍事學院的祭酒,那從這時出來的畢業生都是他的門徒,天子的門生。忠誠度自然有一定程度的保證。
當然,楊晞也知道,如今百姓受教訓程度普遍偏低。軍中將士也是如此,一些將領甚至是目不識丁,要徹底改變這一切,那就要從普及教育開始。
依現在的情況,全面普及教育還是有非常大的難度的,但楊晞可以慢慢來,透過幾年甚至幾十的的功夫讓百姓受教育程度大大的提高。
這也是楊晞要進行的改革事項之一。
除了軍制改革,其他政治民生方面的改變也先後進行。
楊晞計劃在他執政的這些年內,給予社會以非常大的改良,而教育方向的改革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最便利的途徑。
如今大唐的國庫情況楊晞大概清楚,可以用富的流油來形容。
國庫殷實,那許多事就有能力做了。
楊晞決定在他執政開始後,要強制在每個縣都建立一所官辦學堂,以非常便利的學資收取那些才智不差的學齡兒童入內學習,那些才學不錯但家境貧寒的人,可以全免學費什麼的。
楊晞幻想著有一天能全面普及教育,讓所有適應的兒童都能上得起學。
當然他知道現在要實現這一願意非常困難,不顧現實強制推行的話,不但會帶來非常大的麻煩,甚至國家都會被拖垮。雖然說現在大唐有點“富的流油”的味道,但真的要做那些改善民生的事,這些財富很快就會被折騰光的。
楊晞知道,自己該改良更多方面,想盡辦法創造財富,以便惠澤更多的天下人。
如今雖然說大唐國庫殷實,但天下百姓吃不飽穿不暖的依然還很多,楊晞要做的,就是讓天下的產出更多,先一步做到百姓都有飯吃,都有衣穿。
他穿越過來後,大部時間都忙著“救火”,不是平叛就是出征,大多時間接觸軍事方面的,直到自己當皇帝親政後,才去關注各方面的民生。瞭解現在的生產力情況後,他有點“大跌眼鏡”的感覺。
如今天下的種植大部地方依然停留在一年一熟的方式上,也就是一塊田地,一年只種一熟作物,收割了就放著拋荒,這讓熟悉後世時候一年兩熟三熟種植的楊晞大為驚異。而且他也知道,如今種植的作物還是以粟、麥為主,產量巨大的水稻種植並不多,這也難怪穿越來大唐後,米飯吃到的時候也不多,大多時候都是麵食,或者粟米飯之類的。還好他對吃食方面不講究,並且也沒什麼精力去計較。
瞭解了這情況後,他馬上和戶部官員詳細討論了作物種植方面的事,提出了一塊地一年兩熟、甚至三熟的種植方式,還有大範圍推廣種植水稻,並從交州一帶引起好的稻種。
交州(也就是後世越南河內)的官員上奏,那一帶普遍一種非常容易種植、並且成熟期非常短的水稻,楊晞馬上想到了後世時候曾隱約聽到過一種叫占城稻的水稻品種,馬上認定很可能這就是同一種東西,馬上下令交州的官員想辦法弄種子試種。
也就在楊晞的一力主導之下,將從他執政的第二年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