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探入廣西、四川,而數年過去了,湘淮軍的實力不斷在增強,一批批洋槍洋炮打的太平軍不斷後退。
錯非西南地勢複雜,槍炮,尤其是大炮移動不變。如果是在平原地帶,湘淮軍都已經蕩平石達開部了。
元江州的楊武壩,自從通海湖一戰太平軍落敗後,石達開就再也不能待在曲江一線阻敵了。河西、通海等地落入劉銘傳手中,太平軍兵退元江,在楊武壩再度佈置了防禦陣地。
劉銘傳和張樹聲的指揮部設在一處無名小山包上。此處前方是一片較為開闊的地段,將會是楊武壩之戰中的第一個戰場。
清軍的主力是兩萬淮軍,背後劉坤一、馮子材帶領的大軍還在新平。
從劉銘傳所在的高地往對方看,太平軍的調動若隱若現,雲霧遮蓋了人視線。但太平軍陣地的佈局,劉銘傳、張樹聲還是看的清清楚楚。
在太平軍的左翼,是由銘軍大將唐殿魁統帥的右路軍做主攻。唐殿魁手下有八個步兵營頭。兩個馬隊營頭和一個炮隊營頭,總計超過七千的兵力。超過一半步兵配備了馬蒂尼步槍和斯奈德步槍【英制】。
右路軍的一旁是駱國忠的忠字2營、榮字2營。後方是張桂芳的桂字3營。駱國忠的四營兵會在右路軍發起猛攻的同時,全力出擊。牽制當面的太平軍。張桂芳部則是以防萬一。
部署在整個陣地前沿的炮兵部隊,不止右路軍的一個營頭,那是整整四十門克虜伯鋼炮。在不到兩裡地長的攻擊面,淮軍共架設了七十門大炮,密度相當驚人。雖然出了四十門的克虜伯鋼炮外,餘下三十門都是前膛炮,其中過半還是這兩年中劉銘傳從劉暹手中買走的漢元二式火炮。
而對面的太平軍炮隊,火炮數量更達到了百門之多。但後膛炮寥寥無幾,甚至是漢元炮這個水準的前膛炮都不多。更多的還是屬舊式的重炮和劈山炮等等。
不過楊武壩地形陡峭,炮擊效果不是很好,炮兵只能是作為輔助。戰鬥的主力還是步兵,而這也是西南戰場自從清軍大規模引入後膛槍炮以後的主要模式。
望遠鏡再看對面太平軍陣地,劉銘傳的嘴角露出了一絲不易覺察的微笑。太平軍的大炮自東而西一字挑開,看起來頗為壯觀。但是,實質的戰鬥力,真的不堪一擊。戰爭打到現在,髮匪的戰爭潛力真的是要耗盡了。
最開始。太平軍槍炮雖然落後,但是火藥充足。手榴彈、火藥包和小型的劈山炮,真的讓湘淮軍在地形複雜的大西南吃盡了苦頭。火炮的開花彈雖然爆炸率不理想,但數量多啊。能從一戰開始打到戰事結束。始終都是開花彈。而現在,對面火炮射出的已經很少有開花彈了。一些小劈山炮打出的炮子,更是碎石居多。
淮軍開炮了。
望遠鏡中。陣地前沿,大炮的炮口冒出火光和白煙。炙熱炮彈在空中劃過長長的彈道,如果一條火線從天而降。
一枚枚炮彈在低沉的雲層下掠過。朝著太平軍的方向墜落。接著,悶雷般的炮聲滾過天際,炸響不絕於耳。
一條條肉眼可見的彈道佈滿整個天空,炮聲猶如無數劈打的震雷,在半空中碾壓而過,大地轟鳴,長空迴響。
太平軍戰線的後面,陳得才默然的看著眼前的一切。這已經不是太平軍第一次經受如此密度的炮火打擊了。去年遵義之戰,湘淮軍就用比現在還要猛烈地多的炮火,打碎了石達開的最後一次反撲。自那之後,太平軍江河日下,再也無力掀動整個戰局的大勢了。
陳得才十指攥的死緊,指節發白。
一名太平軍士兵被攔腰打成兩截,一門重炮被掀翻在地,兩個輪子各自蹦飛出去了十好幾米遠;一顆開花彈落到了戰壕正中,四、五個太平軍士兵被硝煙吞沒,血肉之軀就像紙糊的一樣,在火光中碎成了好多塊。
炮擊過後,淮軍的戰鼓敲了起來,已進入攻擊隊形的部隊一撥一撥,邁開大步向前突擊。
炮擊始終在進行著,淮軍所有的大炮都咆哮起來,白煙籠罩了整個前沿陣地。地面的猛烈的震動,空中的巨大的聲浪,潮水一般湧進指揮所。在震動耳膜的炮聲中,劉銘傳、張樹聲似乎依舊能聽到無數的呻吟和慘叫。
太平軍的火炮也開始了反擊。那些重炮的炮彈像利刃插過紙張一般,劃過淮軍的的突擊步兵,毫不留情地撕裂和切割遇到的一切,頭顱、手臂、腿腳,甚至將士兵的身軀一分為二,在淮軍的突擊佇列中趟出一條條血肉模糊的衚衕。只是炮彈過於稀少,以至淮軍的衝擊佇列雖然開始散亂,有計程車兵甚至慢慢向後退縮。但終有大部分的衝擊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