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
她要說是後世學來的,會不會被當成妖怪燒死?
半天沒開口的少年,程家小三爺卻適時,“我瞧這方子,開的倒有幾分道理。”
他手上捏著的,正是寧芳寫的半吊子藥方。大致用什麼藥她還記得,只是想不起來具體份量了。
但久病成醫,程三一看便知,這方子雖然沒用什麼貴重藥材,卻有降燥滋陰的功效,跟太醫院開的某些方子頗為類似。
他這一打岔,便把眾人注意力轉移開了。
可老馬看著這殘缺的方子,很是為難,“那怎麼抓藥?”
程三想了想,略添幾筆,把寧芳那藥方補齊,“按這個先抓幾副試試,太醫院的也還煎著。”
他一個眼神遞過去,別人不懂,老馬卻立刻領會。再看著屋裡的夏家母女,卻有幾分猶豫,“此事你們能否不要與人說起?這也是為了你們好。若讓有心人知道是你家姐兒幫了我們,只怕要給你家招禍。不過今日之事鬧得這樣大,倒是有些難辦……”
“有啥難辦的?”
在旁邊站半天的孟老莊頭總算找著機會,出來刷存在感了,“我們姐兒才幾歲?她說能治就能治,那不成笑話了麼?不過是受了您家恩惠,姐兒懂事,說些好話寬慰人罷了。若您這兒抓藥不方便,不如交給咱家來辦。鴨子甲魚這些吃食咱們鄉下也多,並不值幾個錢。咱們兩個村子離得這樣近,送來也不惹人注意。二奶奶,您說是不是?”
別說,老孟雖只是個鄉下莊頭,但在為人處事上卻頗為老到。三言兩語,就把程家顧慮輕鬆打消了。有些事不必明說,但老孟卻猜到了幾分。
就象他估摸著,夏珍珍肯定不會無緣無故跑到鄉下來“調養身子”,那麼英王府的小公爺,那樣金尊玉貴一個人,又怎會無緣無故染上肺癆這種窮人才易得的傳染病?
這裡頭的緣故,不是他一個莊頭能夠深究的,但若想把事情攪渾,嘿嘿,卻是他這在鄉下過了大半輩子的老莊頭最拿手的。
“如此,就拜託二奶奶了。”在得到程三爺的眼神許可之後,老馬當真就把事情交給夏氏了。
夏珍珍立即紅了臉,慌慌張張擺著手說沒事沒事,然後帶著女兒和老孟告辭了。
至於女兒為什麼知道那個方子,她早忘了。
所以寧芳有時想想,有個不怎麼精明的孃親,也是件好事。
第32章回京
在安排了妥當人把主母和小姐送回去之後,老孟轉轉眼珠子,又跑去找程長海吵了一架。
然後,等到第二天一早,又一條流言在鄰近幾個的村子裡傳開。
知道周嫂為什麼要指證英王府的貴人得了瘟疫麼?那是因為她打壞了府裡的盤子。聽說可老值錢呢!
周嫂怕人要她賠,所以才跟婆婆串通,故意說了那些話,想壞了貴人的名聲,好逃避責罰。只是貴人不與她這粗人計較,才鬧了這一出。
後來給下溪村的孟老莊頭知道,氣得不行,昨晚便跟他親家吵了一架,怪程長海糊塗,錯給人當槍使,害得自己也差點得罪人。
原來竟是如此麼?
一時間,鄰近幾個村子裡又開始議論紛紛。
孟老莊頭或許說不出什麼大道理,但鄉人樸素中又略帶油滑的智慧讓他知道,有效蓋過一個流言的最好方法,莫過於製造一個新的流言。
就算周嫂不認又怎樣?謠言還是散播開來。
至於程家那位貴人得的到底是不是瘟疫,已經不是關注的焦點了。反而就周嫂到底打碎的是什麼盤子,大家開始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有人說是前朝古物,有人說是皇上賜的,還有人說恐怕是純金打的。
不過最後這個很快被眾人嗤之以鼻了,真要是純金的還怕摔?
傻蛋!
簡直比寧家二小姐還會逗樂子。
不過寧家二小姐逗樂子多少還是份好心腸,這純粹是個傻子!
嗯,跟著這些流言,寧芳也火了一把。
那天她在馬車上問的話,沒多少人聽見,但她起先說她能治病的話,卻是許多人都聽見了。
可她是怎麼治病的呢?
咳咳,眼看那隻眼熟的小毛驢又得得的駕著車來了,正八卦的鄉親們馬上收了嘴,還笑臉相迎。
“二姐兒,去上學呀,今天又給程家帶了什麼好吃的?”
“蘿蔔老鴨湯!打了霜的蘿蔔,可甜呢,怎麼做都好吃!嬸子你家有多的蘿蔔嗎?有多的就送老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