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算,萍姐姐嫁去正好快七年了呢。”
苗夫人嗔道,“你少羨慕人家,那是寧家情況特殊!他家老太太,還有嫡子寧大人都因成親三年無子,家中納了妾,結果都不怎麼好,是以寧家才立下規矩,不管是嫁出去的女兒,還是娶進門的媳婦,非七年無出,方可納妾。”
方氏點頭,“那也真是被嚇怕了。不過這樣一來,他們家怕是好接媳婦,難嫁閨女吧?”
嗤!苗夫人橫了女兒一眼,道,“有什麼難嫁的?寧大人三個女兒,長女就不必說了,正是去了平涼府的英王妃。次女嫁的是戚老都督夫人高氏的幼弟,自幼養在戚家的,年紀輕輕就憑真本事博了個六品的將軍頭銜。
那年回到京城成親,小夥子特意組了一票兄弟做馬隊,惹得京城裡萬人圍觀,可是帥氣得不行。他們高家原本還有侯爵在身,若是這麼下去,四姑娘將來做個侯夫人也不是不可能的。
至於小女,也就是寧五姑娘,嫁的便是這楚家七少爺了。她丈夫在京城雖然名聲不顯,在楚地卻是大大有名的才子。多少豪門千金求而不得,最後卻願娶了寧家小姐,很是讓人羨慕呢。”
方氏忍不住好奇問道,“既是四五,那寧家還有兩位姑娘呢,是庶出就嫁得不好麼?”
小姑苗氏快嘴笑道,“那又是個傳奇了。那兩位寧姑娘確實庶出,還是寧大人的庶出兄長所出。只也是在寧家老太太膝下養大,跟幾個嫡出堂姐妹感情極好。那邊的小女兒,就是寧三姑娘,也是英王妃說合,嫁了壽寧侯府二房的庶長子,當年的進士秦縉。”
方氏驚道,“那壽寧侯府長房沒人了呀?”
苗氏拍手道,“可不是麼?長房昌樂公主絕了後,這爵位就落在二房了。所以寧三姑娘日後,必也是要做侯夫人的。至於他家大姑娘,就更是位奇女子了。從前在宮中當了多年的醫女,學了一手的好本事。後來先皇駕崩,她便回了老家金陵,開了個藥鋪,專治婦人病,生意竟是極好。現也嫁了江南本地一個大族,如今可是被人稱作活觀音呢。”
苗夫人亦笑了,“說到寧家大姑娘,真是不容易。她嫁的那位湯公子,聽說從前似與寧家有過婚約,還送過甚麼玉環來著。只那位公子也是不幸,娶了個妻子不大懂事,害死自己不說,連累得湯公子也幾乎送命。虧得遇到寧大姑娘,救了他一命,後來成就姻緣,也是天定的緣份。”
方氏道,“這就是好人有好報了。嘖嘖,寧家幾個姑娘都嫁得這麼好,他們家的媳婦也不錯吧?”
苗夫人正想細說,苗天麟回來了,“喲,說什麼呢,這麼熱鬧?妹妹也回來了呀!”
方氏看到小姑臉上閃過一抹不自然,但很快就掩飾過去,“沒事,我就回來看看娘,二哥你近來可好?”
兄妹倆說起閒話。
方氏心裡卻暗暗惦記著那個寧五姑娘,董大師她是知道的,最擅畫畫。寧五姑娘跟著他,豈不也是個會畫的?而且她名叫寧萍,是不是畫風箏上浮萍的人呢?
方氏留了心,過幾天就抽了個空,把菊香叫來細細問了一番。
菊香的女兒,將來還要靠她這個嫡母找個好婚事,就算有些不願意,還是吞吞吐吐把實情說了。
“其實也沒什麼,就是那年京城大亂,英王府被人盯上,寧五姑娘曾來我們家,躲過幾日。”
“二爺那時還小呢,聽說她會畫畫,就拿了風箏,纏著她畫了。”
“後來,後來夫人原本是有意去寧家提親的,但少爺那時不懂事,寧家二少爺親自跑來,問他能不能不納妾。少爺當時年紀小,好面子,又在一幫子朋友面前,就不肯答應。結果,結果……”
方氏好笑的擺了擺手,已經不想聽下去了。
因為結果,就是現在這樣了。
可能丈夫最終後悔了,但世上許多事,是沒有後悔藥可吃的。
所以他從一個紈絝,變成了一個踏實上進的好青年,從這點上來說,她還挺感激那位寧五姑娘的。
至於她行五,會和丈夫娶她有什麼瓜葛,她是半點也不去多想的。就算是因為寧五姑娘,丈夫才娶了行五的她,又有什麼不好麼?
所以,她好好的把那個風箏收了起來,就象是給丈夫心裡留下一點念想。
讓他記得自己曾經錯過了什麼,又該去珍惜什麼。
歲月匆匆,一晃又過了十來年。
他們都老了,兩鬢都添了白髮,兒女也陸續長成大人模樣,該操心婚事了。
只是這一年的春天,整個京城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