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部分 (第3/4頁)
不是就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口頭討伐李世民的隊伍中。自繼位後一直被大臣遷就被百姓誇讚的李世民,第一次感受到眾叛親離的滋味。再瞅瞅李承乾,他全程低頭不語。
對於李承乾來說,他只能保證現在的李恪是個好弟弟。以後呢,誰能保證人不會變,尤其當他得到倭國那片土地後是否會覬覦大唐。人一旦被勾起野心,什麼兄弟情都是沒用的。
李恪這個血統引人關注的弟弟李承乾心裡有安排,他覺得李恪是個很有能力的人,為了大家好不如一直將人留在自己眼皮底下。也就是說一方面給他施展能力的機會重用,一方面又不讓他到封地去以此來給忌憚他的大臣安心,其實也是看著別人不要對李恪動手,中二太子可從來沒想過殺掉或者讓弟弟鬱郁不得志。
李總這麼一安排,李承乾覺得爹爹定然是不信任他,不相信他繼位後能好好對待李恪才如此鋪路。
李恪已經離開,再爭吵也沒有用。本身自己沒有理的情況下,李世民只能同意將李恪給追回來。當然他心裡有數,人肯定是追不回來,這幫人累死也是做無用功,被噴暈了的李世民有點得意。
下朝後,官員們忙著安排人去召回李恪,李承乾則直接往南山去了。
李世民見李承乾未曾在朝堂上出言幫忙,稍一想就明白孩子定然是誤會了。以為他會去後宮找長孫皇后訴苦,李總想著過去解釋一下就得了,順便也是讓身體不好的長孫皇后別誤會。結果,到長孫皇后寢宮沒找到熊孩子,一打聽據說直接去南山了。
完了!自家孩子什麼德行李世民太瞭解了,這種對他人格的懷疑肯定要被當做天大的事情去訴苦,那麼不知道一向護短到不講道理的王縣公會做出什麼事情來。
跟李世民想的一樣,李承乾到南山後紅著眼眶把早朝發生的事情說出,這下子連王珏和孟襄都坐不住了。兩人的想法跟王熙然相同,去倭國雖然也是斷了李恪繼位的可能,然而若在倭國經營得當那麼、、所得到的勢力絕對不小,再加上之後肯定會研究出蒸汽輪船,那麼吳王只要得到船,隨時可能從倭國帶兵攻打過來。
不說皇位的爭奪可能給李承乾帶來危險,但凡涉及到這種形式的戰爭每每都傷亡慘重。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爭皇位可比這個描述慘烈多了,尤其對方可能掌握一個國家的情況下更是不敢想象後果。
王珏歸唐後這幾年的經營,從路有餓死骨到夜不閉戶,哪裡是那麼容易做到。在君臣的努力下,王珏的開掛加持下,百姓們才漸漸開始過好日子。不能因為對李恪人品的認可,就將百姓的安慰系在這種隨時可能會改變的事情上。
得讓聖上知道皇權不是這麼用的。王珏一直在等待訊息,直到聽說沒追上吳王並且對方已經出海才開始行動。王珏和孟襄一商量,決定這次動作大一點。
將目前對發動機的研究成果記載下來秘密隱藏,王珏和孟襄聯名邀請了很多大臣到南山做客。那些等待王珏行動的人眼睛一亮,王縣公終於要出手了,理虧的李世民則是愈發不安起來。
沒有宴席,王珏和孟襄帶領著弟子們做悲痛狀,先講講研究出來的東西是什麼並有什麼用處,再說說自己內心的擔憂,最後為了避免可能給百姓帶來的戰爭災害,倆人當眾將研究成果銷燬了。這可捅了馬蜂窩,不只聖上關注新研究,大臣們都等著新船研發好得到更多財富呢。
李世民聽說後氣暈了,這回是真的暈過去了。
對於王珏的插手,所有朝臣舉雙手雙腳贊同。想讓李恪死的人覺著倭國那麼遠,刺殺都不好動手。想讓李恪繼位的人也不願意他走,走了就真沒機會謀圖皇位了。
李世民覺得他的尊嚴受到挑釁,哪怕王珏已經說明,若隔海的國家得到新船可以輕易攻打過來才停止研發。誰都知道是針對誰,誰都為那些被銷燬的發明成果惋惜,然而誰都無權指責王珏和孟襄。
若說不忠,想想王珏自歸唐以來做的一件件事情,想想墨家出世後的屢次相助,便是臉皮再厚的人都開不了口指責他們。至於說怨懟,確實怨懟,只是物件不是為了太平而放棄搞研究的兩派門徒,而是不打招呼就任意妄為的聖上。
大家再怎麼鬥也都有分寸,所以王珏和孟襄在南山頂的舉動並未傳到民間。對長安百姓來說,沒有什麼事情是俺們不知道。然而最近大臣們愁眉苦臉,連剛新婚的百家派三個門徒也不開懷了,必然是有什麼大事發生。
越是不知道越去猜測,等較勁中的君臣反應過來的時候,民間已經生成各種奇葩傳聞。
王珏和孟襄倒是沒參與到較勁行動中,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