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部分 (第1/4頁)
不是就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也不怕做白工,到時再以天皇不在,等哪個勢力統一倭國再交還國土為理由繼續佔著地方。這是一個大家樂見的藉口,倭國已經變成大小勢力分佈的戰國局勢,對倭國人來說唐人把地盤交給哪方都有人不願意,不若大家都拿不到為好。
自到倭國來唐人做得太好了,他們一直都擺著只做貿易的態度,再加上往來唐人對倭國人都是滿滿優越感,這讓倭國人覺得唐人根本沒有必要越海來佔領自己瞧不上的地方。
見無勢力反對,王熙然開始歷練三個小傢伙。經營三座城池,城內隨處可見投奔來的難民,沒有住處再加上不懂得衛生很容易發生瘟疫,需要做的和注意的事情太多,三人被王熙然指使的較大後腦勺。
經過幾個月時間,皇族成員終於被所有勢力或明或暗齊心幹掉,倭國開始進入短暫的和平時期。大家面對的情況相同,先規整手上地盤,尤其地盤上有農民起義軍的勢力最頭疼,之後再研究跟誰聯合去吞併誰。就在這種關鍵時刻,唐人派出信使到各個勢力。信上內容相同,唐人依然會在倭國做貿易,若有什麼想交易的歡迎合作。
明知道唐人是想發他們的國難財,但是地盤上沒有鐵礦的人、糧食產量低的人、等等有各種需求的人,只能心甘情願入坑。而早在各勢力割據初成的時候王熙然便讓商隊送信回去,該派人來接手做後續事情了,俺們要回家!
就在臨近年關的時候李世民讓船隊送來密信,言道他們的任務完成的非常好,等回長安後自然論功行賞,至於接手倭國事務的人很快就會到達。可不是很快就來了嘛,沒幾日又有一艘船到達,王熙然看到李世民派來的接手人選有點懵。
聖上又犯病了!
來者是吳王李恪。王熙然很納悶為什麼他能到達倭國,難道滿朝文武都不作為了?
對於大部分官員們來說,無論是文武之爭還是世家寒門之爭,幾乎沒有人想讓李恪上位。因為他那尊貴的血統,如果他上位,江山算李家的還是楊家的?我們好不容易建了個新朝廷並且運作的不錯,楊妃的兒子、隋煬帝外孫繼位算怎麼回事?
以上是王熙然原本的認知,然而看到面前舉止得當笑容真誠的李恪,他有些拿不定主意了。吳王離開大唐固然免了儲位之爭,可是他們的計劃是佔領倭國,那麼作為倭國負責人的李恪很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掌握住整個倭國。
這非常危險。王熙然曾經聽王珏說過,她可以製造更安全更快速的船隻,只是時候未到。上次盧偉過來的時候說百家派聯合墨家造新船,王熙然猜測著就是王珏說過的新技術。當這種技術誕生,只要吳王得到大船就可以帥軍攻回去,王珏怎麼會想不到這點?!
既然能想到,吳王殿下怎麼離開的長安?這內裡是否有詐?
這種事情肯定不能問李恪,那些跟來的隨行小官沒一個熟人,也就是說連隨行人員都是李恪或者李世民的人。是不是聖上對太子有什麼不滿才以此來警告,不止王熙然,武照和墨久也腦筋開轉,便是連不太注意這些的周齊都覺得吳王不該出現在倭國。
原本王熙然覺得快到年關,便是回去也趕不上過年,不如留下交接好好幫接手的人熟悉倭國。但是看到李恪後他改變主意了,即便這是一個非常優秀,哪怕之前只見過幾面就能讓人心生好感的少年,王熙然依然不準備留下幫助他。
得趕緊回長安,萬一真的發生什麼事情呢。想明白後,王熙然對李恪熱情道:“沒想到聖上會派吳王殿下來,咱們先到臨時駐點再說吧。”這句是試探,李恪臉色未變,他點頭應準。
王熙然帶路,一行人往暫住地走去。李恪站在一座混泥草搭建的宅子前有點凌亂,確實城內都是這種材質構建的房子,眼前的怎麼說也是三進宅子的構造比路上看到的獨立小房好得多,然而便是如此還不如大唐莊戶家呢。
到堂屋內,王熙然問道:“倭國盛產海物,也不知殿下今日到來,不若咱們就吃點新鮮的海物如何?”
“此地本就艱難,本王並不是嬌生慣養之人,一切從簡便可。”聽李恪這麼說,那些隨行的人皆露出艱難表情,航海的時候可是頓頓海物。
似是知道王熙然的想法,李恪主動拿出李世民的聖旨。上面內容就是說嘛吳王是被派來的接手者,確認後交接就可回國了。李恪唸完聖旨,王熙然等四人起身後拿過聖旨又確認一番,看到印鑑無誤後才真的相信吳王是走正規渠道被派來的。
隱藏在暗處的護衛接到指示後又隱了回去,武照和周齊略遺憾,若吳王私來,捉住他能另得功勞呢。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