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點沸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家老爹在一旁附和:“就是,讓你們娘給你們放著。”
第6章 你要好好的
回到家裡,叔叔一家還沒有回來。家裡大姑姑和小姑姑都還住著,見李小荷一行人這麼早就回來了,都有點吃驚。所幸小姑姑的婆家就是村子裡的,當晚就和小姑父回去住了,不然這麼多人連住宿都困難。
小姑姑的婆家是村子裡唯一一家外姓人家,姓鍾,叫鍾貴。據說是從外地逃荒來到這兒的,早年就在平安鎮上一個木匠那兒做學徒,可能是沒那個天賦吧,反正最後也沒能出師。辛好還攢了點兒錢,在李家凹這邊買了兩畝地,就紮根在這兒了。
當然,就因為兩畝地可能李家凹也不能讓他在這兒落戶,是他的妻子汪氏,恰好跟村子裡李繼業的媳婦一個姓,都姓汪,就認了個乾親,李繼業也幫著在里正那裡說了點兒好話,最後事情也就成了。
雖然鍾貴沒有學到木匠手藝,不過他的大兒子頭腦卻是不錯的,在平安鎮上有一家竹器鋪子,就是賣竹製東西的,大件兒的有像竹椅,竹蓆,小件兒的有什麼筲箕,籮筐。
鍾貴在平安鎮上混過那麼些年,人還是結交了那麼些的,他的女兒就嫁的很好,所以就算是小兒子不那麼成器,他還是成天過得挺樂呵。
而這個不成器的小兒子就是李小荷的小姑父。其實這個小兒子並不是不成器,只是鍾貴一向認為莊稼人一年到頭在地裡刨食,累死累活也只夠個溫飽,哪有生意人出息呢?所以這個留在李家凹種地的小兒子,自然就是不成器啦!
要李小荷說,其實鍾貴的妻子汪氏才是個賢惠人,她將三個孩子都教的很好,三姐弟就算是不在一起感情也是很好,不管是姐姐還是哥哥,都知道這個弟弟家裡差了些,逢年過節總是會貼補他一些。
李小荷的小姑姑在婆家那就是墊底的,要是在李家,那就是最好的。她也不用幹什麼活兒,也就是帶著她大伯家的一個孩子,她自己的一個女兒,滿山的跑。她最是喜歡李小蘭,大概是因為李小蘭出生的時候她還沒有嫁人,而老婆子對於夏氏生了女兒有些不滿,做家務活兒經常摔摔打打,夏氏只好多做些活兒,而孫氏又還未進門,李小蘭就是由小姑姑帶著的。
這次,小姑姑回去時,也帶著李小蘭一起到她家去,說是家裡這麼多人,她帶走一個,大家能住松泛點兒。
大過節的,又都知道她們兩個一向是親得很的,自然沒有不同意的。
大姑姑嫁到了平安鎮外邊兒,離得挺遠,一年也就是回來個兩三回,本想多住幾天,只是現在李東林一家回來的早,到底不方便,初六就回了。
夏氏想著早點兒把荷包做起來,就催促著李東林,找個時間去一下平安鎮上,到大舅鋪子裡拿花樣子。
李東林笑她太心急:“這才初幾?大舅子回沒回還兩說呢。”
夏氏想著自己真是粗心,走時忘記問二哥什麼時候回鎮上了。又想大多數鋪子都是初五就開門了,應該也差不多了。
於是初八這天,就拉著李東林,帶上李小荷跟小阿福趁早去了平安鎮。走前特意去小姑姑家問了問李小蘭,結果人表示十五要去鎮上看燈會,今天就不跟你們去了。
到鎮上,大多數店鋪都已經開門做生意了,而一些小吃攤上人更是多,夏氏心情好,給李小荷和阿福一人買了一串糖葫蘆。
大舅的雜貨鋪果然已經開門,大舅在跟一個客人說著什麼,周氏笑著將他們幾個帶到店鋪後面。
李小荷是第一次來大舅的鋪子,這後面是一個小院兒,有三間屋子。院子不大,佈置得簡單大方,有一個小木桌,邊上放著幾把小竹椅。周氏又進屋搬了把竹椅出來給幾人坐下,又給李東林夫妻沏了茶,拿來一盤子糖豆招呼李小荷跟阿福吃。
過了一會兒,大舅進來了,拿著一疊花樣子遞給夏氏,又將幾隻荷包拿給夏氏看,“這種荷包都是用上好的綢緞做的,加上這精緻的繡花,能賣十文錢一個。這一種料子差點兒,但是繡的好的,也能賣五文錢。你可以先做這種的,市面上賣的細布做的,花樣兒也簡單,雖然只能賣三文錢一個,但是多做幾個,也是一樣的。”
夏氏每個荷包都仔細看過,心裡按按思量,綢緞的成本太高了,肯定不做這個。自己平日還要做活兒,不可能一天只幹這繡花的活計,花樣簡單點兒正好,雖說這荷包只能賣三文錢一個,但是繡工並不繁複,的確是多做多賺的。
心裡已經決定聽二哥的建議。
李小荷伸手想拿過荷包來看看,被夏氏拍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