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史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誇讚,學生慚愧。”
“謙遜有禮,很好。”黃教諭捋著鬍鬚,讚賞地點點頭。
小鄉小縣裡的學生,雖讀的是一樣的官定版‘四書五經’,也能將書上的禮儀規矩背熟,但平日裡用出來時,卻不及那些大城和名城中的讀書人那樣得體自如。歸根究底,是見識有限,又禮儀薰陶較少。
但這黎池,行、走、坐、立之間不慌不忙,禮儀規矩無誤,且相比有些人做出來的刻意生硬,得體從容這四個字就彷彿是刻在了他骨子裡一樣,自成一番氣度。
黃教諭眼神欣賞地打量了一遍黎池後,繼續問:“你們今日來辦理入縣學事宜,是入住縣學正兒八經地上學,還是隻掛個名後在家裡自學?”
秀才必須要在府學或縣學入學,接受教官的月課作業和考校,考核合格才能保留秀才的功名,否則屢次不合格或不入府學或縣學的,是要被罷免秀才的功名的。但是像黎槿這樣的年紀,又不準備向上考取舉人的老秀才,只要在縣學掛個名、給一些好處,也就不用接受縣學教官的月課和考校了。
這個問題,黎槿示意黎池自己回答。
黎池稍微鞠躬示意後,恭謹地回答:“回黃教諭,學生家中近日事多、且家境窘迫,恐不能入住縣學、時常請求先生們指點,很是遺憾。但日後若有哪處不明白的,學生定來尋求教諭及先生們解惑,還望先生們慷慨指點。學生想問,若是日後家中事畢,不知可否再入住縣學學習?”
話說得這麼委婉,簡而言之就是黎池決定只在縣學掛個名。然後順便再說了些漂亮話,表明他還是愛學習的,如果條件允許,他也是想住讀的。
“你若以後想入住縣學來讀書了,給我說一聲就好。”
“謝過黃教諭。”黎池當然明白那不止是說一聲的事,到時還要交住宿費、伙食費。這些銀錢花銷,也是他選擇在家自學的原因之一。
這之後,黃教諭就將黎池的名字寫到了縣學的學生名冊中去,相當於黎池在縣學已有了學籍。
“你之後每月初五還是要到縣學來一趟,參加每月一次的教官考校,以及上交上月課業、領取當月課業。”
“是,學生記住了。”他們這種年紀還小,有望向上考取功名的縣學學生,和先生黎槿這樣的老秀才,在‘掛名’後的管束和要求方面,還是有所不同的。
辦好縣學的入學事宜,時間也不早了。兩人辭謝了黃教諭的禮節性挽留後離開,回到黃氏客棧。
一夜好眠不提。
第二日一早,黎槿又帶著黎池前往縣衙,去找縣衙的師爺亦即文書先生,辦理錄入廩生名額,以及那八十畝免賦地和免兩戶徭役的事。
當然,去縣衙辦這些事,銀錢禮物是不能少的,且黎池還準備了四份。
一份給縣衙文書算是辛苦費,剩下三份分別送給縣令、縣丞和縣尉。雖到時不一定見得到那三位,但那三位作為縣試的主考官和監考官,名義上也當得上黎池一句‘老師’了。現在他有了秀才功名,禮節上應該攜禮去拜訪他們一下,即使他們沒時間見他,禮物也還是要到位的。
更何況,縣試時,縣令、縣丞和縣尉於他還有‘一碗清水之恩’,讓他沒有因為忘記帶研墨的清水,而不能考試。不然,他今日還是一介白身的身份,等著明年的縣試和府試、以及後年的院試,哪能以秀才身份站在這裡。這份恩情,黎池是真切地銘記於心的。
黎池‘小三元’的名聲,至少在臨淮府內還是不小的,自然在這浯陽縣也有不少人聽聞過。縣衙的師爺也沒為難他,很利落地就全給他辦好了。
“黎秀才您的廩生功名已記錄在案,以後每月十五都能來領取六鬥廩米,或在年尾領取當年的四兩廩餼銀。當然,今年的廩米或廩餼銀將摺合成月計算,今年還能算四個月,那您今年可以領取兩石零四鬥廩米,或者一兩三錢廩餼銀。”
黎池記得糧店一石稻米是500文錢即半兩銀,這兩石零四鬥稻米能賣一兩二錢銀。如果稻米價格再貴些,他就領廩米去賣了換成銀子。可現在廩米換成銀錢後,反而沒有直接領廩餼銀多,那就沒必要勞心勞力領取廩米了。
“待年尾時,我再來領取廩餼銀。”
“那好,進入臘月後就能領取了,您到時自來領取就行。”師爺在記錄本上蓋了一個黑色的‘銀’字戳,待黎池領走廩餼銀後,就會再覆蓋一個紅色的‘銀’字戳。
“您祖父黎鏢名下的二十畝地,也已經記錄在黎秀才您的名下了,明年徵收賦稅時,就不會收這二十畝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