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 (第1/4頁)
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之責。自己離開司馬家,唯一捨不得的,就是這位司馬老爺。
“爹爹,女兒不在家,您千萬要注意身子,莫要熬夜,冷了記著加衣,熱了也莫要貪冷飲,錢賺多賺少無所謂,熬壞了身子骨,可是萬萬不值。”
“呵呵,你只是在此地上學。放假或休息日便可回家,怎地講出的話,如出嫁女兒般。”
只要林芳同意,大郎夫婦自沒有意見,陳董留下讀書之事,很快定下,將小院租下,囑咐了一番女兒,司馬老爺打馬回了鎮上,並將兩個丫環帶走。陳董執意要一切自理,司馬老爺拗不過她,只得答應。
儘管學堂很簡單。來者打眼一看,便知哪間房作何用,可林芳總覺著,既然準備正兒八經收費辦學,還是弄得正式一些好。所以,正如司馬茹素所問,院裡每間屋子都掛上木牌,上書房屋用處,院門上掛著“林氏啟蒙”的牌匾。
所有的字,都是林芳親自書寫。她本是請孃親來寫,因她的字還太過稚嫩,孃親的字比爹爹寫的好些。很有氣勢。李翠梅卻講,既是林芳辦學,就應林芳自己來寫,字顯稚嫩無礙,如此才能更加顯示出夫子水平。畢竟夫子尚不滿九歲。
林芳還打算明年辦初學,像她上世的小學一樣。分語文和數學兩門,哦,應該是語言和術算,往後還要開設歷史和地理,教材也是自己編,當然要編得通俗易懂,適合鄉村學生用。
還要開設自然課,講解一些簡單事物原理。
至於政治課麼?連自己都搞不清楚,每次政治考試,單憑死記硬背,勉強考及格,遇到靈活敘述題多的時候,必是死魚一條。再說,這是皇權朝代,還是不要涉及此方面課程為好,不定哪句話不慎,便會惹禍在身。
陳董如林芳初來此世時,不怎認得繁體字,且她還跟上一世一樣,記性上有點笨笨的,所以自留下後,認字認得辛苦,比林芳剛來時還像目不識丁者,林芳笑話她,傳言司馬茹素小姐本人天性聰慧,怎的你一來,竟連人家優點都給擠走了,陳董也不理她,自管埋頭刻苦。
開學前兩天,林武將“年樂圖”泥像上好顏色,晾乾後,交給齊彪,齊彪即刻令人送往軍中,泥像中林芳所穿衣裙,真如齊彪所講,為大紅色。
林芳在樹下襬棋譜,見林武包了一大包膠泥準備帶走,很是好奇,問林武:“溼泥幹掉,總也會開裂,怎的你所捏膠泥像無此現象?”
林武做神秘狀:“哈,此是我獨家秘法,怎能外傳。”
小樣,在我這裡耍花槍,我豈能善罷甘休,林芳才不管他是不是秘法,糾纏著必是要問個清楚明白,林武本也是逗她玩而已,戲耍一會兒,便一五一十告知。
當初開墾荒地時,發現有一處泥土與別處不同,曾淺紅色,林武好奇,要求深挖,發現越往深處,泥土顏色越紅,用手抓捏,黏性很強,與書上所講膠泥一般,且內裡所含沙土量極少,林武便令人將那塊地留下,建膠泥場,專為他製作所用。
粘土挖出後,先在太陽下曬乾,然後碾碎,將其內沙石草梗挑出。膠泥場內挖有一高一矮兩個池子,黏土放入高池內,注入水將土攪拌成泥漿,透過高池與矮池底部相連的一個設有鐵絲網的孔洞,將泥漿擠進矮池,未挑乾淨的沙石草梗留在高池。
將矮池內泥漿挖出,曬乾,打製成坯,便可隨取隨用。
初時所捏泥像,儘管也是如現在般陰乾,而不是曬乾,時日一久,泥像便會開裂,林武百思不得其解。有一回,見有一家村民起房,房子起好後,在外層塗上泥漿,這樣做,既可將土坯間縫隙遮住,也可使房屋美觀一些,林武一時無事,站在旁邊看人家和泥。
只見那家兒子邊用鐵鍁翻動稀泥,他家老爹邊往裡加著棉絮,林武好奇,問為何要加棉絮,那老爹笑道,若是不加些棉絮,稀泥抹到牆上,幹後很快便會裂開,碎泥會從牆上掉下。林武恍然大悟,急匆匆回到膠泥場,重新制作泥坯。
將黏土放在一條青石板上,林武用一柄木棰反覆砸制,砸制過程中,學那位老爹一般,往膠泥內加入棉絮,直至將棉絮全部砸制進膠泥內,從外部看不到棉絮為止,將膠泥掰開後,能看到均勻的棉絲為最好。
林武試過往同樣大小的膠泥塊裡,加不同量的棉絮,再用這不同的膠泥,捏同一種泥像,最後定下,就用現在這種黏土與棉絮比例的膠泥。
打製成型的土坯被稱為熟土。分成小塊,用油布包好後,放入膠泥場的地窖內儲存,隨用隨取。林武講,熟土儲存越久越好,如此,製作出的泥像開裂機率才會小。他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