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莫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從美國回來的,叫常凱申。”
美國?先見見吧。
“先生,我此來,帶來了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先生的問候。”進來的光頭青年微笑,“總統先生支援華夏的民主共和。”
……
湖廣稱帝,上千嚮往自由和民主的、華夏最精英的文科學子血流滿地。
天下再次譁然,原以為華夏只有一個屠殺民眾的胡靈珊,不想竟然又多了一個暴君。
哪怕滿清慈禧當政,也從來沒有這麼血腥的鎮壓過文人學子的示威。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清風不識字的滿族都知道的道理,為什麼曾經的滿清重臣,東南支柱之一的張之洞,竟然反而不懂?
更讓人擔憂的是,湖廣民主新政府的顛覆,會不會是華夏處處稱帝,處處稱王的開始?
難道華夏大地在經歷了幾千年的統一後,又一次要走向了春秋戰國,諸侯爭霸?
開毛玩笑!
就在全國為即將的動亂憂心忡忡的時候,一則電報轉移了全國的視線。
胡靈珊通電全世界。
“本帝要幹掉印度,誰擋路就幹掉誰!”
連華夏都沒有統一的胡靈珊腦子又一次進水了?
正文 70。睜眼看世界
華國宣佈對印度開戰; 英國政府和印度大佬們表示淡定。
華夏人習慣了語不驚人死不休,動不動“將軍危矣”,和街頭算命的極其類似,又喜歡七拐八拐,端起個茶碗竟然不是請喝茶,而是送客; 因此不能從表面的言語去理解華夏人,必須進行深刻的科學解析。
比如; 胡靈珊向印度開戰; 可以解釋為配合德國,戰略牽制英國。但是,怎麼打呢?
要開打; 第一個需要面對的問題,就是兩幫軍隊怎麼面對面。胡靈珊的軍隊和印度不接壤; 簡直是隔著千山萬水呢; 胡靈珊的軍隊出發時養的豬仔; 等他們到了印度邊境; 正好可以開吃大肥豬。
這一點都不誇張。
從江浙福建區域出發; 陸路到印度; 必須入蜀,蜀道有多難,看李白就知道了。
這還算了,還有西藏高原,高原地區走路過雪山,這需要非常高的幸運值。
從這幾點看,英國印度總督認為,半年後胡靈珊能從陸路到印度邊境,胡靈珊就一定開了掛了。
不走陸路,走海路?
全世界誰不知道胡靈珊連艘船都沒有。
“先生們,我們不用去理華國女帝的宣戰,那是政治需要。”印度總督微笑,政治,一切都是為了政治。
胡靈珊工人失業了,經濟下滑了,糧食災荒了,官員腐(敗)被揭穿了,考試不及格了,總之,一定是有了巨大的內部矛盾,必須用外部矛盾轉移視線。
印度總督極其鄙視,這種手段太低階了。
因為從法理上,華國根本不需要向印度宣戰,雙方早就處於戰爭狀態了。
英國早已向德國華國宣戰,英屬殖民地自動追隨主君,無需再次宣戰。
“要不要我們也向胡靈珊施加壓力,表明印度根本不怕胡靈珊?”有官員問。
印度總督沉吟,倒是值得考慮,雖然沒有什麼政治價值,但是,等大英帝國幹掉德國,回過頭收拾華國,說不定能因此撈一些經濟利益。
“派一支印度士兵去寧波。”印度總督下令道,沒必要派很多人,有個幾百個意思意思就夠了,印度已經派遣了100w軍隊去了歐洲,現在可空虛的很。
“要嚴厲警告印度士兵,誰敢打了一半,忽然開始載歌載舞,統統皮鞭打死。”印度總督認真的道,跳舞民族真是夠了。
“砰!”會議室的門被推開。
一個侍從快步走近會議室,對印度總督低聲耳語:“總督閣下,金奈港遭到了華國的攻擊。”
印度總督瞪眼,不會搞錯了吧,華國哪來的海軍?
……
十幾天前。
寧波。
幾艘英**艦悠閒的停留在港口內。
大英帝國的海軍從來沒有打過這麼舒適的戰爭,完全沒有風險,黃面板的猴子們從來不敢進攻港口,軍艦的大炮足以分分鐘教他們做人。
“……我有一對9。”海軍士兵湯姆微笑,把桌上的錢都攬到懷裡。
“你不會每次都有這個好運氣的。”士兵傑瑞惱怒的摔牌。
“他們都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