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集等各部類的知識揉合在一起,用典極多,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組,如詩如歌,簡單通俗,朗朗上口,啟迪心智。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蒙學第一書。
蒙學三大教材,《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經》,其中《三字經》的內容無疑最廣泛,也繼承了《千字文》的長處。雖然有學者覺得《三字經》比不過《千字文》的文采,但凌蔚覺得,“沒有文采”才是《三字經》比《千字文》作為蒙學讀物,更高明的地方。
若要學習文采,有的是其他精妙文章學習。幼童連字尚且不識,講究什麼辭藻?不過在學了《三字經》之後,再修習《千字文》就比較合適了。
凌蔚時常陪著宮裡那群小祖宗,老是講故事做遊戲也不成,他也不想自己被定義成一個玩伴,玩伴可不受重視,不符合他鑽營的期望。所以他總是想盡法子交給皇子公主們一些東西,好歹在他們幼年的時候,有個半師之誼,也更受尊重些。凌蔚這路線到目前看來,走的還是滿正確的,皇帝和皇后也更加信任他,越發讓皇子公主多親近他。
如今朝代啟蒙的教材千差萬別,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孩童所學,要麼太深奧要麼太粗糲。凌蔚想著,在整理典故的時候,改編一下《千字文》和《三字經》,把其中不是這個世界的典故替換掉,然後交給皇宮裡的小朋友們,也不失為一種方法。
若是被皇帝看中,推廣給天下,自己刷名聲的目標就不用等著科舉揚名,提前往前跨越一大步了。
至於《百家姓》,牽扯到姓氏排行,總會有這樣那樣的麻煩事,他還是不沾這個了。
打好主意之後,凌蔚就開始更加勤奮的讀書,連皇宮裡的藏書都舔著臉去蹭。因著凌蔚進宮之後就去看書,讓一干小孩子們寂寞不少。但皇家的小孩子都被拘的很乖巧,至少在皇帝開口後都挺乖巧。聽聞凌蔚是為了考舉人而奮發努力,連最粘凌蔚的安康和錦闕都沒有鬧騰。
兩小孩子甚至在凌蔚讀書的時候,蹭蹭蹭跑來陪著。他兩也不說話打擾,就自己玩自己的,做自己的事情。
凌蔚萌的心都要化了。他在看書看累了的時候,就會把書裡的一些故事和道理用詼諧的語言,描述成小故事講給兩小孩聽,還真讓這兩小孩學了不少東西。
不管他們懂的了多少,但總歸是比不知道的小孩明白些。
一次胖太子在兩小孩面前炫耀自己在太傅那學會的(終於聽懂的)某個典故的時候,兩小孩居然表示都聽過,還用童言稚語把那典故和背後的道理都重複了一遍,甚至比胖太子還懂的多些。
胖太子心裡那個氣啊,氣的都要在地上打滾了。他一已經啟蒙的九歲大孩子,還比不過兩路都走不穩,字都不認識的不到三歲小孩。他這個做哥哥的,能不氣嗎?別說面子,裡子都木有了!
胖太子非常氣憤的去皇帝陛下那裡“告狀”。皇帝聽了也鬱悶。那太傅雖然過於迂腐正直,不適合做官。但是學問大啊,在讀書人那裡名聲高啊,給太子做啟蒙老師,太子臉上有光啊。
但是學問大的人,不一定適合教書。胖太子聽不懂啊,學不會啊,現在還不如兩個沒啟蒙的小孩啊。皇帝心裡也憋屈了,對那太傅也頗不滿。
你丫也有小時候,也有不認字的時候,那時候你就是從四書五經開始學的?就是從深奧的文章開始讀的?扯淡吧你!你那哪是教小孩,明明是炫耀學問!偏偏皇帝既然選中了這個太傅,在太傅沒有過錯的前提下,他還不能把這個煩人的老頭子給下了。
你說太子學不懂是太傅的錯?不不不,在這個時候,學生學不會,哪是學生太笨。
而讓皇帝更氣憤的是,太傅在幾次抽查太子的功課不滿意後,還回去長吁短嘆,說太子愚鈍。氣的皇帝差點讓人把太傅砍了。
其實普通老師在教導普通學生的時候,學生學不好,回去唸叨幾句,也是常有的。但是太傅是普通的老師嗎?太子是普通的學生嗎?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世人也重視老師之語。皇帝眼見著自己的嫡長子“愚鈍”的傳聞居然傳播了出去,簡直滅人家滿門的心都有了。
但是他總不能因為一老師對學生的評語,就把老師砍了吧?他兒子,他自己的名聲,還要不要了?
說起來,皇帝也是心塞的不要不要的,天天都盼著太傅要麼自己趕快死,要麼家裡人趕快死,就算不死也要重病,好找藉口把這個太傅換掉。
當皇帝也是不容易啊。
聽著胖太子有一次“哭訴”,皇帝陛下大手一揮。你弟弟妹妹能去聽凌蔚“講課”,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