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半個多時辰的時間,眾人就這麼傻愣愣的坐著,聽凌蔚背書,聽他一字不漏的背完春秋。
凌蔚示意旁邊小吏摻滿茶水,潤了潤嗓子後,道:“這《春秋》就用了半個多時辰,若要在下一本一本的背完,恐怕今天時間來不及了。在大綱上的書籍,在這裡也是有的。諸位大人可以隨意拿一本,起一句兩句的頭,由在下背誦後面的。”
眾人面面相覷,顯然被凌蔚的“背書”給嚇到了,都不知該如何反應。
趙昭冷笑一聲,隨手拿起《禮記》:“夫為人子者,三賜不及車馬。故州閭鄉黨稱其孝也,兄弟親戚稱其慈也,僚友稱其弟也,執友稱其仁也,交遊稱其信也。見父之執,不謂之進不敢進,不謂之退不敢退,不問不敢對。此孝子之行也。”
凌蔚道:“夫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遊必有常,所習必有業。恆言不稱老。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十年以長則兄事之,五年以長則肩隨之。群居五人,則長者必異席。”
“天下有王,分地建國,置都立邑,設廟祧壇墠而祭之,乃為親疏多少之數。”
凌蔚道:“是故,王立七廟,一罈一墠,曰考廟,曰王考廟,曰皇考廟,曰顯考廟,曰祖考廟;皆月祭之。”
一考官拿出《周禮》,道:“司諫掌糾萬民之德而勸之朋友。”
凌蔚道:“正其行而強之道藝,巡問而觀察之,以時書其德行道藝,辨其能而可任於國事者,以考鄉里之治,以詔廢置,以行赦宥。”
…………
幾來幾往,在場的所有考官都參與了這場別開生面的“抽背”。凌蔚的考試大綱中除四書五經之外還有其他別人寫的註釋和經義文章,共上百篇文章,他們都一一抽查過,又是一個時辰過去,凌蔚除了讓續水之外,中途都未停頓過。
吳考官的臉色越來越不好看,在大家都不再“抽背”,凌蔚也微笑不語,現場鴉雀無聲的時候,吳考官嘆了口氣。
他站起來,正了正衣冠,對著凌蔚長長一作揖:“是下官小人之心。凌瑾堂高才,下官不如也。”
“吳大人何必這樣。”凌蔚把吳考官扶起來,道,“瑾堂年少,諸位大人不信任,情有可原。若諸位大人已經認同,那就協同努力,不誤了科舉大事才是。”
“凌大人寬宏大量,但下官卻不能厚顏無恥。”吳考官面如死灰,“下官將向陛下請辭主持科舉之事。”
“吳大人何苦如此?”凌蔚忙道。
吳考官搖搖頭:“下官決議如此。”
凌蔚還想在勸,吳考官卻堅決告辭。
“時辰已晚,有什麼事,明天再說吧。”趙昭道,“科舉時間臨近,所忙之事還多。”
眾人紛紛告辭,在告辭之前,紛紛朝著凌蔚再次道歉,弄得凌蔚尷尬不已。
明明是自己被為難,怎麼跟自己為難別人似的。
“幹得好,沒給老夫丟臉。”趙昭上馬車前,勉為其難的誇獎了凌蔚。
凌蔚摸摸鼻子。這件事就算結束了?
........................................
這件事並未就此結束。
吳考官不是說著玩的,他真的很堅決的去向皇帝陛下辭去了此次考官之職,併名言自己聽信謠言,以為凌蔚名不副實,多有為難。如今凌蔚已證明其才華足以擔任考官一職,並且心胸開闊,並不因為他的為難而責怪他。這讓他羞愧不已,無法接受考官一職。
皇帝陛下也勸說了一下,意思意思,見吳考官意已決,便道:“吳愛卿被矇蔽,事不怪你。愛卿能坦然承認不足,正說明愛卿心胸同樣廣闊,品德高尚啊。”
作者有話要說:
於是皇帝陛下賜下賞賜後,同意了吳考官的請辭,並把吳考官的學生加入了此次考官行列。
當然,那位次肯定沒有吳考官高,但好歹也是給了吳考官面子,表示皇帝陛下還是很信任他的。
吳考官回家後長吁短嘆,令人斷了和謝霖安的書信。
謝霖安雖說不是他弟子,但卻是他同門師兄的弟子,也算是他師侄。
吳考官和凌蔚並無交際,但聽謝霖安言語後,對凌蔚多有偏見,認為凌蔚雖有才華,但太過浮躁,只是弄些花架子而已。
如今凌蔚這一場“抽背”,足以顯出其苦功,也顛覆了他對凌蔚的印象。
既然他顛覆了對凌蔚的印象,自然也顛覆了對師侄謝霖安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