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柏太妃啜了一口茶,不緊不慢地回道:“臣妾的兄弟都在錦衣衛。萬家人離開後,他們便不必再成日告假,時常能進宮當值。臣妾想著,既然都能遠遠地相見,便不必特意會親了。”
她的父親本便是錦衣衛指揮僉事,後被加封為錦衣衛指揮同知。雖然沒有實權,但在錦衣衛裡的根基也頗為深厚。萬家人被貶後,柏家人便漸漸恢復了往日的從容自在。依然沒有權力,卻已經有了自由自在喘息的空間。
“如今只是能遠遠的見一面,哪裡能比得上會親時親近自在?”張清皎笑道,“若是柏太妃有意,九月的時候便可提出會親了。”
柏太妃略作思索,點了點頭:“多謝皇后娘娘的好意,臣妾再想一想罷。”與王太后、吳廢后日日相伴後,她也不似往日那般麻木,如同行屍走肉一般了。生活漸漸有了趣味,又何妨再隨性一些呢?
“這回你總算安心了罷。”王太后指著兒媳婦,笑道,“再將張氏與邵氏等人喚過來,定然也只會說同樣的話。不過,等到九月份,恐怕想會親的便不只是這麼些人了。英廟、憲廟的妃嬪加起來足有二十來人,再有女官等等,怎麼也得三四十人了。”
“母后放心,兒臣都已經想好了。若是人數太多,便多建些廡房,或者上午、下午錯開安排就是了。”張清皎道,“給女官建的廡房可以小些,將女官與太妃們分開,才合乎禮儀。”
不過,到時候等待著大家的,便未必只是女官會親了。朝廷的文武官員到了高齡便都能乞休回鄉享受最後的生活,沒道理女官不能光榮退休罷。憲宗朝沒有女官封夫人回鄉榮養的例子,但前幾朝似乎有不少。她一直覺得,若有這樣的祖宗規矩,很該繼承下來才是。
慈壽宮眾憲廟后妃對於會親之事果然極為滿意,王太后特意將所有參加會親以及對會親感興趣的太妃都召了過來。眾人望見張清皎的時候,臉上都帶著比平常真實許多的笑意。親眷在京外的太妃很是關注自家人進京的情況,親眷在京內的太妃也期待起了下一次會親。慈壽宮內難得一片和樂融融,處處都彷彿洋溢著歡快的氣氛。
仁壽宮英廟眾妃也同樣如此。死水一般的生活她們已經過了數十年,驟然有了這樣的驚喜,每個人的反應都很熱切。平日裡幾乎都不怎麼出現的太妃們都不約而同地勤快起來,除了給周太皇太后問安,還會陪著她唸經抄經,在花園裡走動。偶爾遇上年輕的皇后娘娘一回,臉上的褶子都能笑出花來。
周太皇太后私下向身邊的女官感嘆道:“以前她們就算是見到了英廟,也沒有笑成這樣過。每日裡說是來陪我,其實都是來看皇后的。這可真是奇了怪了,見了一次不夠,她們還恨不得每天都見著她,就像是嫡親的孫女兒似的。”
張清皎也倏然發覺,自己好像不知不覺間成了後宮中最受歡迎的人。儘管不知道眾位太妃對於她的喜愛能持續多久,但她已經做好了準備,希望能趁著大家對她的好感度正高的時候,開始第二項宮廷改革。
至於朝廷裡的官員們,發現會親之事很順利後,便沒有再投入任何關注了。他們需要忙的都是國家大事,哪裡會對宮中微不足道的小事感興趣呢?除非——事關皇帝陛下的子嗣與名聲等等,他們才會迸發強烈的熱情。
第161章 春日之樂
很快; 宮中就派出了兩名御醫以及太監; 帶著名貴的藥材與豐厚的賞賜前往興濟張家。但不過五六日之後; 他們便帶回了張縉病逝的噩耗。同時伴隨著他們回來的,還有張巒請求丁憂守孝以及追封的奏摺。朱祐樘毫不猶豫地按照自家皇后的意願,給張縉追封為正四品的錦衣衛指揮僉事,賜遺孀何氏恢復正四品誥命。
因著給的官職並不高; 朝中文武大臣倒是沒有什麼反應。畢竟對於皇后家族的封賞,國朝早有先例; 張家並沒有任何出格之處。再者這是追封; 封得再高都不過是死後虛名而已; 對於現實毫無影響。
他們目前只關注兩件事:其一便是皇帝陛下的教育問題;其二則是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在京五品以下官員的考計。
在國朝; 皇帝陛下的教育與太子的教育一樣; 都是重中之重。所謂“活到老便學到老”,帝皇教育不以年齡為轉移,不以身份而改變; 而應該是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積累。從/太/祖/高皇帝與太宗文皇帝開始,便逐漸設定了相應的慣例。直至英廟時期,終於定下了經筵與日講的禮制。然而,到了憲廟主政的時候,這兩項禮制便已經漸漸名存實亡了。
為了和先帝劃清界限,表明自己熱愛學習; 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