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來,脫粒,曬乾,存倉,和以前比,說是翻幾倍都是保守的,種的好的翻上十倍都有可能!
按照當初秦家給麥種的時候訂下的交糧的範圍,按照最下限的數字交完了糧食,再按照這個數字另交一份給地主家,還能生下來好些麥子,這些麥子統統都是自家的東西了!
祖祖輩輩的種地那麼多年,這些莊戶們從來沒有哪一年像今年這樣的大豐收過!
懷著這種感激,工人們好好的在秦家的工地上突擊了幾日,這就回家收麥子去了。
考慮到工人們回到家了,可能就吃不上什麼好伙食,秦妙做主,將上次李柏送來的糧食,乾魚,和翠翠家收上來的蔬菜給工人們一人分了一些,讓他們帶回家去吃。吃得飽了,麥子才收的快。
於是,秦家繼糧種大戶的稱號之後又得了個大善人的稱號。
不過什麼善人不善人的,在秦妙眼裡不算什麼,現在她最最鬧心的是糧食作坊建在哪裡,怎麼建。眼看著麥子就要收上來了,可收上來的是麥粒,距離糧店裡面銷售的白麵還有些距離。得透過磨坊這類的糧食作坊將麥粒加工成白麵,這才能放進糧店裡面銷售。
奈何秦妙前世是學醫的,並非機械設計,空間裡面的書房中找了幾本造物類的書,可是對於磨坊之類有用的器械講解卻少得很。
再加上前些日子家裡蓋房子,事情多,娘又懷著身孕,因為年紀有些大了,所以少不得三天請一次脈,五天換一回藥,進空間練功都沒啥時間,何況是琢磨建造新磨坊之類的事情。
之前計劃的糧食作坊,在這個時空,稱之為磨坊。
這個時空傳統的磨坊多時石磨,由牲口拉磨或者人工推磨,利用大石磨盤一點點的將麥粒或者穀粒脫殼。效率極慢,有時候忙活一整夜也磨不出來幾袋糧食。
想要提高效率,少不得要建出來一個速度快,質量好且效率高的新磨坊。
可是這新磨如何設計和製造,秦妙卻是一點頭緒都沒有。
眼看著工人們都回家收麥子去了,新磨坊的建造已經迫在眉睫。新磨坊不建出來,麥子就是收上來了也是在倉庫裡面堆著,沒辦法拉去太豐糧店銷售,況且秦家現在的住處,怕是連存放麥子的地方都沒有!
懷著這樣的困惑,秦妙打算去一趟鎮上。一方面估摸著鎮上那座三進宅子裡面的糧食和乾魚應該快要消耗完了,需要及時的補充,一方面想出去走走,尋找一下建新磨坊的靈感。
這天,秦家父子三個不用去工地,吃過了早飯,便歇在家裡。
秦峰和秦少賢將之前整理的賣麥種的底單翻了出來,計算著這回能收上來多少麥子。
天氣炎熱,他二人一面喝著幾天前秦妙讓何花做得冰碗子,一面討論著幾天後收麥子的事情。
說起來這冰碗子,並非用冰做的飲品,這是落後的古代的農村,夏天是不可能找得到冰的,所謂的冰碗,不過是用井水裡面湃了一整夜的冰冰涼的水果壓出來的果汁罷了。
對於這個時空沒有喝過果汁飲料的古人來說,這冰碗子確實是不錯的飲品了。深得李氏和秦家其他人的喜愛。
不過秦妙卻是對這冰碗子興致不過,吃過冰激凌的人,喝過各種名目繁多的飲料的人,再喝這樣的冰碗子,實在沒味道。
這天秦妙央了二哥秦少廉給她趕馬車,送她去鎮上一趟。左右爹和大哥看的那個賣麥種的底單他是看不懂的,倒不如給她當車伕,還能去鎮上玩個一兩日。
工人們都回家收麥子了,秦少廉今天不用去工地,也對爹和大哥看得清淡興致缺缺,正想著是去睡大覺還是找些別的什麼活兒來做的時候,恰好自家小妹想要去鎮上。
秦少廉當即就答應了下來,去鎮上是個好主意,鎮上翠花包子鋪的包子,他可是很有幾個月沒吃到了。吃著家裡給工人們做飯的大灶上蒸出來的玉米麵饅頭,真的是難吃,虧得那些工人們還吃得滿嘴香。
懷著對翠花包子鋪中的包子無比想念之情,秦少廉這天一早就趕馬車載著自家小妹往鎮上趕去。
時下已是五月,距離六月盛夏不過就是十來天的時間。快晌午的時候,太陽昇上頭頂,熱辣辣的太陽直射大地,鐵打的馬車車廂裡面熱得不行。
一路趕到糧店,秦妙讓馮三娘給她送了水盆子到小臥房,渾身的汗都擦了,待感覺到涼爽的時候這才換了乾淨的衣裙出來。
從樓上臥房來到樓下鋪面的時候,馮三娘一面拿著蒲扇搖啊搖,一面對秦妙說二少東家去買包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