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他三七二十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真手癢,好想揍人啊 。
咬著牙逡巡了下,就看到花架下恍然不覺安靜伏案寫書的宜生。
她神色認真,恍然沒有察覺花園裡的喧鬧,目光只專注於手中的書紙之上。她沒有特意打扮,穿著家常的衣裳,頭髮只用一根髮簪挽著,渾身打扮素淨地近乎簡陋,然那種認真的模樣,卻有種奇異的魅力。
沈問秋呼了一口氣,上前。
聽到腳步聲,宜生抬頭,微笑著招呼他。
沈問秋也笑著回應。
在她身邊坐下,沈問秋再看向那幾個玩鬧的少年人,便不由問道:“七月的婚事,你怎麼打算的?她如今也十四了。”
十四歲的姑娘,在京城的貴女中已經是大姑娘,要開始尋摸婚事了。
宜生也看向那些少年人。
少年人的感情總是熱烈而直白,清水一樣讓人一眼就看透。阿幸也好,林煥也好,他們的心思都毫無遮掩,宜生自然也看得到。
不過,看到不代表就要插手。
她笑道:“兒孫自有兒孫福。”
“等七月再大一些,我會問她的意見,在那之前我不會插手。”
沈問秋噗嗤笑了。
兒孫自有兒孫福,這話說的,好像她已經七老八十的樣子。
宜生被他笑地有點兒懵,扭頭疑惑地看他。
他忙擺擺手,又提起另一個話題。
“等過幾□□堂肅清了,六部又會多出許多空缺,我的意思是——你做禮部尚書怎麼樣?”他微笑地看著她,說出的話卻頗有些驚人。
宜生的確有些被驚到。
“禮部……尚書?”
沈問秋點頭。
“原禮部尚書何近俞被查到有貪墨,羅鈺正想罷免他,估計這兩日就會出結果了。況且便是沒貪墨,何近俞也太過食古不化,對學子約束甚多,這些年計程車子們越來越呆板迂腐,也與他脫不了干係。”
“羅鈺要推行新政,就必須得到士子,或者哪怕一部分士子的支援,而如今的教育風氣卻並不適合推行新政,所以,你來做禮部尚書,再適合不過。”
中央行政機構權分六部,其中禮部掌典禮事務與學校、科舉之事。相比諸如戶部、吏部這樣人人擠破頭想進去的部門,禮部算得上個清水衙門了,但這並不代表禮部不重要,恰恰相反,從禮部掌管學校科舉上看,禮部可以說掌管著天下讀書人的教育,往深了說,甚至可以說禮部掌管著王朝的命脈,因為歸根結底,王朝還是要靠讀書人來治理。
若是平常年月,一切科舉學校事宜沿襲前人,不做什麼更改的話,或許用個普通官員做禮部尚書也可以做到不功不過,但當皇帝想推行新政,且明顯想借助禮部的力量,改變天下讀書人思想,以推動自己新政改革的情況下,這個禮部尚書可是一點兒都不好當。
而現在,沈問秋居然想讓完全沒有為官經驗的宜生做這個禮部尚書。
說出去的話,只怕造成的轟動會比賜封一個女子為定國公反響更大。
國公之位再怎麼尊崇,也只是一個爵位,有爵位不代表有官職,而禮部尚書,卻是實打實的官職,而且還是一部之長,舉朝也只有不超過十人能與其平起平坐。
這樣的位置讓一個女子,一個沒有任何為官經驗的女子來做,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到那時,宜生所承受的風浪,只怕會比受封國公時更大。
所以,沈問秋問她:“宜生,你怕麼?”
宜生揉了揉眉:“怕倒是不怕。只是——我實在沒經驗。”
她不怕有多少風浪,只怕自己無法勝任這樣重要的位置,怕無法幫助新政推行。
沈問秋笑:“無礙。其實羅鈺早看好了幾個禮部的年輕官員,都是腦筋活絡有想法的,只是羅鈺想再打磨打磨他們,平日禮部的具體事務還是由他們做,你需要做的,只是把握大的方向,給他們指出方向。”
“其實讓你做禮部尚書也是無奈之舉,如今朝中最缺的就是可以信任的人,禮部還算好,諸如戶部吏部這樣的,那些空缺出的位置都亟需人填充,之前羅鈺雖物色了一批,但到底還是不充足,所以,當務之急還是要科舉取士,選拔新的年輕官員。”
“而這次科舉,羅鈺想在試題上做些變化,少些聖人文章,多些時事民生,最要緊的,是能理解和執行新政。所以,這次科舉可謂重中之重。”
“你不是說,你想辦書院,教化萬民麼?所以,先做個禮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