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授審知中書令、福州大都督府長史,又封為閩王。
在玄影他們知道了守護者是誰以後,玄影他們四個人推開了宗廟的大門,大步走了進去,走進去以後,玄影他們就看到了三個人正坐在正中央的位置喝茶聊天,很是逍遙自在,玄影玄影他們四個人恭謹的上前抱拳彎腰的對坐在那的三個人行禮道:“玄影(蒼擎宇,香雪舞,夏蘭心),拜見守護者大人。”
“自遠道而來都是客,不用那麼拘禮。”坐在正上位的男子就是王潮,王氏三兄弟的老大,一位斯文面慈的老人。
“守護者大人,我們是來挑戰你們的,不知道我們要怎麼過你們守護的關卡?”擎宇走上前去問道。
“先回答我幾個問題吧。”王潮右手邊的老者開口說道,他就是王潮的弟弟王審知。“你們可知道我們兄弟三人的政治如何?”王審知放下茶杯轉頭對玄影他們說道。
聽了王審知的問話之後,玄影他們四個人便開始細想起了關於開閩三王的種種事蹟,在玄影他們苦思冥想之後,終於得出了結論,由雪舞代為訴說:王潮在泉州勵精圖治,召集離散流民,鼓勵生產,整飭部屬,創築子城,減輕徭役,放寬賦稅,興辦義學,頗得人心。
大順二年(891年),陳巖患病,派使者召請王潮到福州接管軍政大事。使者未到泉州,陳巖已去世,陳巖妻弟(清乾隆《泉州府志》作婿)、護軍都將範暉執掌兵權,自稱留後,陳兵列陣,抗拒王潮接管福州。王潮命堂弟王彥復任都統,三弟王審知任都監,發兵攻打福州。範暉堅守城池,久攻不克。景福元年(892年),威勝節度使董昌調溫、臺、婺三州將兵5000人馳援範暉。王彥復、王審知受到前後夾擊,飛報王潮請求暫時罷兵,王潮不許。王彥復、王審知再請王潮親臨指揮,王潮回書說:“兵盡添兵,將盡添將,兵將俱盡,我當自來。”於是,王彥復、王審知再次身先士卒,親冒矢石,發起猛烈攻勢。是年五月,城內糧盡,軍心渙散。範暉見大勢已去,倉皇逃走,途中被士兵殺死。董昌見福州城失,也撤兵回師。
王潮遷署福州,自稱留後,厚葬陳巖,由此聲威遠播。汀州刺史鍾全慕、建州刺史徐歸範攜帶戶丁田糧冊籍,親赴福州請歸王潮節制,山嶺海島也有20餘股地方武裝聞風來降,王潮據有福建五州之地,稱雄一方。十月,昭宗封王潮為福建觀察使。
乾寧三年(896年)九月,王潮升福州威武軍節度使、檢校尚書左僕射。王潮理政精明,深謀遠慮,對外交好,對內認真釐定賦稅,鼓勵生產。執法嚴正,不徇私情。
王審邽“為人喜儒術,通《春秋》,善吏治。”他主政泉州12年,始終將儒家的仁政思想作為其施政取向。上任之後,他便把關注民生作為頭等大事加以認真對待。他繼續奉行大哥王潮治泉期間實行的“招懷離散”政策,遣人將背井離鄉的泉州籍流民陸續召攏回鄉,凡從外地返泉者均借給其耕牛及犁耙等農具,幫助和鼓勵其到小溪場(今安溪縣)、歸德場(今德化縣)等山區開墾梯田,重事農桑,發展經濟。對房屋損壞不能棲身者,還協助他們修築住宅,使之安居樂業。這些政策舉措,體現了儒家倡導的民本思想,有力地促進了泉州的農業生產,使這些原來荒蕪的山區“一年襁負至,二年田萊闢,三年民用足”。經濟的迅速恢復和發展,既保證了官需民用,又增加了地方的財稅收入。
王審邽自動尚儒,十分重視人才。主政泉州時,他創設招賢院,成為中國歷史上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一次里程碑式的舉措。唐末,中原混亂,戰爭頻仍,人民苦不堪言。而在王氏三兄弟治理下的福建,經濟相對繁榮,社會安定,與中原地區民不聊生的景象形成了鮮明對照。於是,中原公卿士族遂相繼入閩避亂。為了保護和利用這一寶貴的人才資源,使之為閩地發展服務,時任泉州刺史的王審邽便毅然作出了設立招賢院的決策,並派其子王延彬具體運作建院事宜。
王審知治閩的29年間,實行發展生產的政策,使人民安居樂業,經濟和文化都有很大發展。審知“寧為開門節度,不作閉門天子”,實行保境安民政策,向朱全忠稱臣納貢,並與南漢、吳越的地方割據勢力締姻結好。
審知整頓吏治,用人唯賢,重用不受饋贈的賈鬱、重視農業的顏仁鬱及黃滔等人。當時在外地任職的翁承贊、王倓、徐寅等紛紛來歸,審知都予以禮用。審知為了防禦外來侵犯,王審知在子城外築羅城。
審知還在福州大興“四門學”,以教閩士之秀者;又在各地廣設庠序,蒐集整理文獻,使閩中文教事業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