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好,村裡的人都說這孩子不好養。恰好李十三出生日是13號,李向陽就給起了名——李十三。
李向陽在懷裡摸索了一陣,掏出個塑膠袋。放在炕上,“這是我湊給小十三的學費”。
“這不行,這是您老的…。五叔使不得,再說十三的學費夠了,剛才村長還送來1000多塊”,李父知道這是政府每月給李向陽的養老金,也是李向陽的棺材本(農村老人的習慣,儘管已經不實行土葬)。
“錢不是白給的,我還指望小十三養老送終呢!我老頭可賺大了,按照現在流行的話,那叫投資,小十三出息的日子在後頭呢。”
儘管十三一家人盡力推辭,但李向陽擺出長輩的架子,加之李家確實也是為十三的學費犯愁,就收下這筆錢。
吃過飯後,李十三來到李向陽的住處,一個李十三簡直不能再熟悉的地方,除了家就是這裡了,初中之前,李向陽的住處就是十三的快樂家園。而且,李十三在這跟從李向陽學習了功夫,真正的中國功夫,“譚氏腿法”,只是在這民風淳樸的地方,根本就用不上,就好比學會了“屠龍術”,而世界上根本就沒有龍的存在。不過,卻練就了十三強壯的體魄,李十三從出生時的病泱泱到現在的生龍活虎,功勞有大部分是李向陽,但不是名字的原因,而是因為練武強體。李十三在學校不但是文化課成績好,體育成績更好,在高中階段,最喜歡的體育課是足球課。雖然該地區生活水平比較低,但因為學校出了足球出身的體育明星,尤其是明星贊助,學校的體育事業,尤其是足球方面,到得到了一定發展。李十三在李向陽處學的是“譚氏腿法”,每當李十三接觸上足球,就好象魚到了水裡。
正文 第二章 往事(二)
“小十三,你選擇到S市念大學是不是因為我這老頭子的原因啊?”從李十三告訴李向陽接到南方師範大學通知書的那刻,李向陽就知道十三的想法,這次當面問他,只是想確認一下。
“有五爺您的原因,也有我其他原因。”李十三不想讓李向陽認為他到S市就是為了老人的心願。
“你不說我也知道,年輕時,不覺得怎樣,老了老了,還有些怪想他們的。既然你選擇了,我也高興,咱爺倆20年的感情,你這回也要出遠門了,我再和你聊聊。”今天,李向陽的興致很高。
老人在門前的柳樹下坐下來,十三也在附近的石墩上坐下。老人的兩眼看著遠處綠油油的山丘,彷彿回到了那遙遠的年代。“老家在S市的戰友,叫周作學,好象當過NJ軍區的副司令員,我是偶爾在村裡的報紙上看到的。估計現在也該退了,我和他認識時,是剛參軍不久,我們都是新兵,我當時年齡不夠,改了名字才參了軍。後來到朝鮮戰場上,我才知道,周作學的父親原來是軍長,那時的年齡還沒有你現在大呢,訓練了一個月就參戰了,一年後,老蔣的部隊就支援不住,開始敗退,那根本不叫打仗,簡直就是比賽長跑,一方在逃,一方在追。就這樣從長江北一直追到兩廣。”
這段歷史,李十三是比較清楚的,從1948年解放軍度過長江後,蔣介石的部隊就招架不住了,人心渙散。只有白崇喜的廣西部隊組織了幾次抵抗,也阻擋不了歷史前進的車輪。
老人頓了頓,十三忙將白瓷缸遞給老人,老人喝了口水,繼續講述“沒等休整多長時間,我們的部隊就被調到東北集中,兵團的司令也換了。後來明白了,美國鬼子侵略朝鮮,威脅東北,那時東北是全中國工業重地,毛主席他老人家力主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美國鬼子也不行,他們怕死,每次戰爭我和周作學等戰友都一起活動,一起衝鋒,一起抓俘虜。等部隊解放了漢城,我當了副團長,周作學是政委,廖安全是團長。”
說道此處,李向陽原來輕鬆的面孔有些灰暗“有一次,在三八線附近休戰時,美軍的轟炸機來轟炸,我當時正和周作學在一起,附近沒有象樣的掩體,一枚炸彈落在我們的附近,我將周作學撲到在地,炸彈帶走了我的一條腿,在我的背上留下了大量的彈片,周作學在我的身下沒有什麼問題,在後方的醫院,我和周作學再次見面,我們只是默默的擁抱,默默的流淚。臨分別時,周作學將他的護身符——一塊玉片一分為二,留給我一半。說好,即使我們不能再想見,也讓我們的後人憑藉這塊玉相識。後來我的病好了,就改回現在的名字,回到了家鄉,政府也僅僅知道我是殘疾軍人而已。”老人說完,從懷裡掏出那半塊玉片,一塊半圓型的玉,上面有孔,繫著紅線。
聽完李向陽的講述,李十三的眼睛有些溼潤,讓人嚮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