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鳴驚人!
至於這個正宗老闆林月蘭呢,除與周文才計劃開一家別具一格的酒樓之外,在林家村也沒有閒著。
稻穀收割完畢,曬乾,打理乾淨之後,就要對穀粒脫殼了。
對穀粒脫殼,林月蘭又發明一種舂碾。
這舂碾脫殼,比他們之前脫殼法子,真是有效多少倍呢。
這東西一出,再一次驚訝了十里八村的。
不過,這東西比之前的打穀機和車稻穀風車,大的多,且可以幾人同時運作脫殼,效果又快又好。
在農村,種這種水稻,一般都是為了賣,而自已全家都是吃粗糧。
至於,農村人怎麼賣,這就是看水稻的品質了。
有人就是賣穀子,二百文一石,有人就打算脫了殼,以賣大米。
賣大米的價錢比較高,一般般的大米,都要七八文一斤,那些更精緻的細米,則價錢更高一些,能賣上十三四文,這樣一算下來,明顯是賣一石大米更是划算。
因此,就算穀子脫殼,再苦再累,他們也寧願脫殼做出大米來賣。
現在林月蘭發明的這舂碾,簡直給他們解決一大難題啊。
不過,這東西大,且效率高,這十里八村的,都打算買一隻作為公用的,這一次倒沒有幾個私人買下來,再出租出去,收穫報酬。
因為,很多村民要對穀子脫粒,也水著急這一時半會的,他們完全可能慢慢來,慢慢等,所以,這東西這些私人買下來,沒有人願意租用。
林月蘭再次大賺一筆。
隨即時間流逝,也慢慢臨近寒冬了。
在古代的冬天,要吃上一兩口青菜,簡直是比登天還難。
林月蘭現在在家裡根本就不缺人手了。
除去蔣振南幾個之外,還有四五人奴僕。
林月蘭隨即指揮著大家,建一間大型的大棚蔬菜園。
“什麼,冬天能吃到嫩嫩的青菜?”聽到林月蘭搭建大棚的目的,郭兵再一次震驚的不能自已了。
要知道,冬天太過寒冷,根本就種不到任何的蔬菜,更別是吃到那青青綠綠的蔬菜。
一般,他們想吃青菜,可都是焯了水份,之後太陽曬乾的乾菜。
這乾菜無味又柴,真是分外難吃。
林月蘭點頭道,“沒錯,我要在冬天種青菜,然後,吃到又鮮又嫩的青菜!”
郭兵立即好奇的問道,“林姑娘,這建大棚,又是怎麼種到青菜的啊?”
第196章 大動靜
臨近寒冬,各個地方,草木乾枯,一點就燃,一眼望去,卻是枯黃一片,根本就看不到任何的綠色。
這樣一來,讓這些一日三餐,本來就靠自家青菜或野菜過日子的農民,苦不堪言。
本來生活水平低下,沒有錢買肉食,所以平時也就是青湯白菜的餐食,到了冬天,更是一下子變得只能吃些曬出來的乾菜或者是有些手藝之人,醃製的一些鹹菜。
總之,這樣的冬天,他們根本就吃不上任何帶青色綠色的菜。
林月蘭在早時天氣慢慢變涼,草木慢慢枯黃時,就開始準備搭建大棚了。
雖說這裡沒有白色透明塑膠油紙,但是,林月蘭卻用著一定的法子,把那些白色帆布一遍遍讓人煮沸過濾,之後,變慢慢的變得有些透明。
只要有些透明,就透些光已經很好了,就像那些窗紙一樣,但這些窗紙畢竟太貴,用來搭大棚,不太划算。
“唉,你們聽說沒,那蘭丫頭,現在又在搞什麼大棚蔬菜,說是可以在大冬天可以吃上新鮮的蔬菜呢。”好奇八卦無孔不入,更何況,是針對本來就是很有新聞體制的林月蘭。
“嗯,我也聽說了。”有人立即附和道,“只是,就搭建這麼一個大棚,就能種出蔬菜,這靠譜嗎?”
有人好奇,自然就有人質疑。
“可能靠譜吧,”有人有些遲疑的道,“你們瞧瞧,這半年來,蘭丫頭所做的哪一件事不靠譜的啊?”
沒錯。
不知不覺,林月蘭就已經穿越過來半年時間了。
這半年的時間,不說林月蘭本人的變化驚人,不可思議,已經整個林家村的人,也跟著變化。
最明顯的是,林家村的農民雖還在說林月蘭是個剋星剋夫命,對林月蘭還是有忌諱,但是隻要林月蘭一製造一出什麼新東西,他們必定會跟著過來討好,也是想要從中獲得一些好處。
當然了,要林月蘭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