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桃華彎眉彎眼地答應了,看蔣錫臉上還有些發紅,便催他去歇著:“醒酒湯都熬好了,爹爹喝一碗再歇著。”
蔣錫接了碗又想起蔣老太爺:“該給你伯祖父也送一碗,他回了百草齋,不知道小廝們想不想得到。”
桃華點頭:“我去送。正好也跟伯祖父說說進宮的事,看他老人家有什麼囑咐的。”說起來蔣老太爺進後宮的次數比小於氏不知多了多少,與其聽小於氏叮囑,還不如去請教一下蔣老太爺呢。
雖說今日家裡熱鬧,百草齋卻仍舊安安靜靜的,以至於桃華才走到迴廊上,就聽見景氏說話的聲音:“崔大姑娘的病,已然換了好幾位太醫,外頭的郎中也請了幾個,都說是肝氣犯胃,脾胃失調,可用了這麼方子,仍舊不見好……”
蔣老太爺淡淡地道:“脾胃失調不是什麼重症,太醫既然開了方子,多吃幾副就是了。頻繁換人,倒未必就好。”
“可藥吃了,實是半點作用都沒有……”景氏頓了頓,把聲音放得更恭敬,“兒媳想,只怕還是這些人醫術不精。兒媳記得,從前父親在宮裡的時候,太后也是脾胃虛弱,都是您給開方子調理。能不能……能不能勞煩您老人家去瞧瞧……”
“那都是從前的事了。”蔣老太爺的語氣仍舊十分淡漠,“何況你也該知道,咱們家現在已經不行醫了。”
“那不是當初先帝說已故叔父的話嘛,並不是說您哪。再說,崔夫人也是聽說過您的醫術,想著悄悄請您過去瞧瞧,並不對外宣揚,也算不得行醫……”
蔣老太爺並不為所動:“十幾年沒給人診過脈,手都生了。這是關係人命的大事,不可輕忽。宮裡太醫自有好的,崔家姑娘是未來的郡王妃,要請幾個好太醫也不難。”頓了一頓,淡淡道,“毛遂自薦雖好,也要看是何事。”
景氏臉頓時僵住了。她剛才說崔夫人想請蔣老太爺過去,其實根本不是真的,乃是她去探望崔大姑娘的時候,主動向崔夫人提起來的。現下蔣老太爺說出毛遂自薦的話來,分明是已經戳破了她的謊言。自她嫁進蔣家來,還從沒有被公公這樣下過臉,一時間什麼話也說不出來,噎了半晌才幹巴巴地道:“兒媳也是看著好好一個姑娘瘦成那樣,心裡不忍……咱們家世代行醫,仁心仁術……”對著蔣老太爺淡然卻又彷彿能看清一切的目光,說不下去了。
“仁心仁術……”蔣老太爺緩緩重複了一遍,忽然又笑了一笑,直接擺了擺手,“我累了,你回去吧。老二這些日子跑差事辛苦,你多費心。蓮丫頭和楠哥兒都不錯,好生教導著,日後就是你的福氣了。”
景氏木然地退出來,桃華連忙躲了,等她走出院子才在門外喚了一聲:“伯祖父?”
“進來罷。”蔣老太爺見了桃華拿了醒酒湯,微微一笑,“甘草已經備下了,虧你還跑一趟。”
“就是怕他們不經心才送過來,既然伯祖父已經用了,當然最好。”桃華把湯碗放回食盒裡,“也是想來問問伯祖父,過幾日進宮,有什麼特別的規矩或是忌諱,免得在宮裡失儀,得罪了貴人。”
蔣老太爺嘆了口氣:“原是不該叫你去的,只是大丫頭——唉,終究沒個可靠的人瞧瞧,我還是不放心。”
“做長輩的不都是這樣麼……”桃華笑笑,“大姐姐離得遠,您自然擔心。”
蔣老太爺搖了搖頭:“大丫頭心大,跟她爹孃一樣——罷了,我跟你說說宮裡的規矩,橫豎也就去這麼一趟……”
本朝的皇宮不像後世的紫禁城那麼方方正正,而是依地勢呈一個不太規則的橢圓形,不過那恢宏的氣勢和華麗的建築卻毫不遜色。
桃華大清早的就被從被窩裡拽了起來,只吃了幾塊點心,連水都沒讓喝就跟著小於氏到了西邊的呈華門,這裡是最靠近後宮的地方。
呈華門外並不只蔣家一輛馬車,還有一輛更加華麗寬大的馬車停在前面,小於氏掀開車簾看了看,低聲道:“是袁淑妃孃家的車。”
桃華這段時間被小於氏又科普了一番宮裡的知識,現在大概的也有個數了。淑妃袁氏,在今上還做著太子的時候就進了東宮,後來今上登基,她也就從太子良媛成了四妃之一,在後宮是僅次於皇后的高位妃嬪了。
袁淑妃說起來已經二十多歲,不是什麼年輕的新人了,然而在皇帝那裡仍舊頗得寵愛。據說皇帝去後宮的時候並不多,但每月裡總要到袁淑妃的鐘秀宮去三四天,有時候晚上沒有時間,就撿著白天去看看或者一起用飯。
不要覺得三四天不算什麼,在後宮佳麗十數人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