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姑娘,居然說得出‘進了門就是一家人’的話,倒是頗出我意料之外呢。”
穿雲機靈,聽靖海侯夫人對桃華的稱呼由“蔣家大丫頭”變成了“蔣大姑娘”,就知道靖海侯夫人對桃華的印象有所改觀,也連忙道:“奴婢也覺得蔣大姑娘膽子大,竟然敢那樣回話呢……”
靖海侯夫人微微一笑:“你不懂。雖是她繼母,若給踩了臉面,丟的也是她父親的臉。家裡頭的事本就是這樣,哪怕關起門來吵得雞飛狗跳,到了外頭就得相互照顧著,這才是一家子的臉面。這丫頭小地方來的,難得倒是懂得這個道理。”說著就嘆了口氣,“若是江南那一家子知道這個道理,老爺也不至於現在時常被人打趣。”
靖海侯有無數不爭氣的族人,這事兒滿京城都知道。靖海侯夫人本人禮儀風範無可挑剔,靖海侯雖然不是個十分出挑的人,勝在忠心勤懇,皇帝也看重他,這些都沒得可挑,那些眼紅的人自然就只好拿窮親戚的事來說幾句酸話了。
開始的時候靖海侯夫人還覺得,提攜一下窮親戚倒也沒什麼,大家族裡都是這樣,皇帝還有三門窮親呢。但你們至少要爭氣啊。曹希林在外頭託人情費臉面的,這些人卻不知道爭口氣維護一下曹希林的臉面。
如此一而再再而三,靖海侯夫人越來越窩火,也越來越恨這些人。可礙著是同姓,又不能怎樣,只能自我安慰說鄉下出來的人,也就是這點見識了。誰知同樣是鄉下出來的,蔣家姑娘竟然就知道這個道理,怎能教人不感慨呢?原先對蔣家一肚皮的壞印象,至此倒有些改觀。
穿雲湊著趣道:“夫人說的是。說起來蔣大姑娘跟蘿姑娘都是江南來的,這——可就不大一樣呢……”
靖海侯夫人對曹蘿並不喜歡。這母女兩個死皮賴臉的,只會露骨地奉承太夫人。偏太夫人喜歡,連曹蕙為了應選學規矩都讓曹蘿跟著,出門也時常要帶著她。曹蘿那樣的身份,要學什麼宮裡的規矩,難道還有用得著的一天不成?
“哼——蔣家到底是懂點規矩的人家。當初兩個人都在宮裡做太醫,自是有些見識的。”後邊的話被靖海侯夫人吞下去了,江南那些族人,就是些沒見識的。當年老侯爺從軍,他那個兄弟卻只貪安逸,窩在老家納小妾,以至於子子孫孫生個沒完,今天一個個的都跑來帶累靖海侯府。
“罷了。有今日這一場,想來蔣三太太是不好意思再上門了,就連曹五家的也能消停一段日子。就是蔣大姑娘——可惜了,模樣兒生得也好,說話也爽利,若是出身好些,倒是個不錯的姑娘。”
這也不過是閒話罷了。靖海侯夫人交際的圈子裡,閨秀貴女多的是,桃華縱然生得比別人出挑,在身份上就不值她多看,因此隨口說了幾句,也就拋到腦後了。不管怎樣,人是見了,安郡王那裡也就算走了過場,再沒什麼事了。
靖海侯府一行,令蔣燕華沉默了好幾天,曹氏更是戰戰兢兢,生怕蔣錫來興師問罪。
桃華的確把這事跟蔣錫說了,父女兩個對坐良久,決定還是等桃華進宮給蔣梅華診過脈之後,就早些收拾東西回無錫。等回了無錫,曹氏就老老實實在自己屋裡待著,跟曹五一家斷絕來往。至於蔣燕華,若是母女兩個安分,過幾年給她找一門差不多的親事嫁了。若是還要鬧騰,就只能送她回陳家去。
這個打算,父女兩個並沒再對第三人說。誰也不喜歡家裡鬧騰出這些事來,原想著一家子和睦度日的,如今變成這樣,蔣錫後悔也來不及了。且他本來對蔣燕華也是疼愛的,眼下心裡真是格外的不是滋味。
一家子裡,只有蔣柏華不知愁,天天咧著個小嘴笑得很甜,還跟著桃華背賀壽詞兒,準備著在蔣老太爺壽宴上念出來討喜,讓蔣錫心裡既是安慰,又有些悵然——這麼好的孩子,為什麼娘會那麼提不起來。
如此過了十幾天,蔣老太爺的生辰到了。
清早起來,蔣鈞兄弟三人就帶著妻兒去蔣老太爺處拜壽,並且將壽禮依次呈上。
這個日子,蔣老太爺終於離開百草齋,回了於氏的院子。不過,他跟於氏之間的氣氛仍舊冷淡,老倆口一起坐在正房裡,彼此也不過只說了幾句話罷了,還乾巴巴的。
幸而來拜壽的兒孫們熱鬧。小於氏是宗婦,再怎麼不喜歡小叔和妯娌,在這種日子裡也要讓大家都高高興興的。景氏更不必說,能說會道,妙語連珠。曹氏是最木訥的,而且這些日子蔣錫連面都跟她見,心裡一直懸著,更沒心思說話。不過她是侄媳婦,說話少些也無妨,還有蔣柏華討喜呢。
要說孫子輩裡頭,還就數蔣柏華佔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