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道。
正準備起床出去迎迎,便聽得有人進了正院,隨著木屐的踏踏聲逐漸臨近,一個五十歲左右的老年婦人進了屋,頭上戴著青色碎花頭巾,身穿灰色窄袖褙子,腰間束著的布帶裡面露出一抹鵝黃。
安木看到她腦子裡便浮出小丫頭留下的記憶,這位是沙灣村戶長的渾家王氏,是這村子裡僅有的二等戶,平時和安家關係極好。
剛想開口說話卻被她身上的裝束吸引了,腰上黃?褙子?頭上的碎花包頭巾?為什麼這套裝束看起來這麼眼熟?還有渾家和二等戶……
她怔怔的看著老婦人,這是宋朝的裝束……
渾家也是宋朝專有的稱呼。
她又瞄到自己屋裡那個黑色如意花腿櫃子上面去,花腿?這是典型的宋朝傢俱標誌。
對面的梳妝檯也是非常簡潔明快的流線條,那個大大的圓形銅鏡,還有那八角菱花玻璃鏡,梳妝檯下那個罩著花布的藤環墩……
無一不在說明這是在宋朝,在宋朝……
“哎喲,我的大姐大郎喲!可心疼死老身了。”王氏看到安木正在發呆,似乎快要從榻上掉下來,連忙上前將安木扶住,把她摁到了隱囊上半躺半坐。
第2章王氏
更新時間2014…3…14 12:01:17 字數:2112
大郎將身子縮到了安木身後似乎有些怕老婦人,露出一雙大眼睛眨也不眨的看著老婦人手裡的籃子,吞嚥了一下口水。
王氏看到他的目光在籃子上面打轉,就笑了笑,將籃子上面的麻布掀開,露出了幾個圓圓的炊餅,還有一小碟子豆歧沾醬。
大郎餓的急了,卻不敢伸手去拿,只是用目光詢問安木。
王氏好笑著把籃子裡的餅遞到了大郎手中,大郎再也忍不住了,伸手接過就咬了一口,連醬也不沾,直到嚥到肚子裡後才曉得沒有徵得安木的同意,急忙又將餅放到了籃子裡,規規矩矩的跪坐好,低垂下頭等著安木訓斥他。
安木看的兩眼泛酸,苦笑了一下。
“大郎真是好體統,不愧是安舉人的兒子。”王氏抹了抹眼角的淚水,又將幼童咬了一口的餅遞給了他,拿出一個小罐子,裡面盛著半罐米湯。
大郎直到安木示意了一下才敢接過餅,跪坐在榻上向王氏行了個禮,小口小口的吃起餅來。
“大姐呀,你先吃些晨食,老身有些話要和你說。”王氏替安木也盛了一碗米湯端到了她的面前。
然後就開始絮絮叨叨的說話,什麼安舉人命不好怎麼早夭,舉人娘子承受不住也隨著去了,現如今只剩下一兒一女,以後這個家可怎麼辦?
安木一邊聽她絮叨一邊吃晨食,又趁機打量來送飯的年老婦人。將她的一身裝束看了又看,似乎是宋朝前期的裝扮,難道自己穿越到了北宋初期?如果是這樣那可太好了,北宋初期沒有戰亂,百姓生活也較為安定,不用擔心生命受到什麼威脅。怕就怕穿越到了北宋開期,金兵南下佔領中原,到那時才真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呢。
正胡思亂想著,王氏卻已經把閒話說完,正在猶猶豫豫的看著安木,欲言又止。
“媽媽,您要和兒說些什麼?”安木打點起了精神應付她。
昨天接收了一些安大姐的凌亂回憶,弄明白了一些基本的稱呼,這個媽媽的稱呼並不是指母親,而是指奶奶或者外婆又或者是年紀比較大的老年婦女的統稱,兒是未成年男女的自稱或者謙稱。
王氏頗有些難以啟齒,將碗筷都收拾起來之後,囁嚅道:“大姐呀!按理說,這事不該和你說,可是誰讓你現在是這家裡最年長的了……那個,老身就是想問問,你家裡的田和房子你準備怎麼處理?”
安木愣了一下,不知怎麼回事,便茫然的看著王氏。王氏不疑有他,只當她是年少不懂這裡面的道道,便細心的為她解釋了起來。
原來這安家並不是這沙灣村的原住戶,是幾年前大旱時從外鄉逃來的。安舉人是個讀書人,娘子又恭順賢慧,因這村子裡沒有識字的人,便請他留了下來教子弟們讀書,幾年過去,倒得了全村人的尊重。
安舉人不是一個讀死書的人,頗懂得一些經濟學問,在沙灣村住了幾年,置辦起了一百六十多畝的田產,進府學讀書後蓋了這座符合他身份的庭院,在村子裡過得日子也是數一數二的。
去年八月參加瞭解試,高中榜首,這可喜歡壞了安舉人,從秀才升級成舉子,再透過禮部的省試那就是堂堂的進士,若是能透過殿試就可以考進三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