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里正們心裡一鬆。
此時人們的水稻畝產量每畝得米兩石至三石,三石糧食四石稻穀,四石稻穀也就是現代的381斤。
兩石稻穀也就是一百九十斤。
而四石稻穀的產量已經是風調雨順季節的高產量,若是老天不賞臉,一畝地的產量也只有兩百多斤左右。
換了縣令所說的兩季稻,即使一斤稻穀都種不出來,那也能在縣衙領取兩石稻穀,這是不虧的,若是真如縣尊所說,畝產能夠達到六石,對於他們這樣的農家人來說,更是天降祥瑞。
而且縣令說了,每家每戶限換五斤稻種,每一里最少只要種植一畝兩季稻,五斤稻種還不夠種一畝地的,一畝地最少也要八到十斤稻種。
實際上,雜交水稻每畝只需要兩到三斤稻種即可,五斤稻種已經可以讓農家種植兩畝地。
大雍朝設定一百一十戶為一里,五里為一鄉,一百一十戶人家,也就說,平均分的話,每家分攤不到半分田,這還在他們能接受的範圍內。
這話傳下去之後,果然沒人願意種什麼兩季稻,但因縣令設下每一里必須要有最少一畝地種植兩季稻,且按要求後種植不出來,還有兩石稻穀的賠償,里正們不願得罪縣尊,都找了村裡有沒有願意種植兩季稻的人家。
有妄圖用山地糊弄的,都被席瑞安派下來的人實地看出後訓斥了,並取消了該戶人家來年領取稻種的資格。
因為縣衙有賠償損失的政策,雖然響應的人不多,但每裡至少一畝地的目標還是能夠完成的,並且沒有引起太大反彈。
慈善些的里正,自家田地多的,就自家拿了一畝中等田來種植兩季稻,兇惡些的,就在村裡找一戶好欺負的人家,勒令種植兩季稻。
不過也有兩處是例外,一處便是甄家村,為了響應縣令號召,慕清率先問里正,她家十畝上等水田和五畝地的中等水田,可不可以全部種上兩季稻。
村裡人聽到都震驚啦!
甄慕氏是不是瘋了?
這什麼兩季稻還能不能種出稻穀來尚且不知,等它真種出來你再種不遲,居然將家中十五畝地全種上了兩季稻,要是種不出來,你是打算讓二郎三郎他們都跟著你餓死不成?
里正和村長也都勸慕清不要衝動,就連甄二郎甄三郎甄香君他們都勸慕清莫要衝動。
甄大伯聽到此時更是氣不打一出來:“胡鬧!”
見村長、里正、甄大伯都來了,慕清才像防賊一樣,悄悄的掩上門對他們說:“這事我也就跟你們說了,你們可別對外面說。”
里正、村長一愣,難不成這裡面還有什麼秘密不成?
慕清小聲說:“這也是縣尊的兩個幕僚那裡聽來的,要不是我兒博文是縣尊的弟子,人家還不和我說呢。”
里正不耐:“什麼事,快說!”
慕清壓低聲音神神秘秘地道:“你們知道縣尊是從京城來的吧?原來可是在京城當大官,你們知道有多大嗎?”
這些訊息底層的農民哪裡知道。
慕清又道:“咱們淮州的岑知州你們聽說過吧?”
他們還真沒有聽說過,只知道換了知州,卻不知新的知州姓甚名誰。
別說是資訊不流通的古代了,就是現代資訊那麼發達,都有很多人不知道本市的市長叫什麼名字,有什麼背景來歷。
慕清道:“咱們淮州的岑知州,原是朝廷的丞相,一品大員,而我們懷安縣縣尊是岑相弟子,被貶謫在此。”
這種秘聞,他們這些小村民哪裡會知道,全都像聽到什麼了不得的大秘密一樣瞪大了眼睛,催促道:“這和兩季稻有什麼關係?”
“你們別急啊。”前世靠寫作為生的慕清編故事的能力大開,“這兩季稻是從西域那邊傳過來的良種,你們是知道的吧?可你們想想,西域那邊能夠傳來多少良種?傳來了還能分給我們老百姓不成?當然是都緊著達官貴人家裡啦,你想想,那些達官貴人家裡,哪家不是千畝良田?”
“那這和岑相被貶有什麼關係?”村長不解地問。
慕清給了個‘你不懂’的眼神,“你不想想,岑相那是一心為民,有了高產量良種,岑相自然想分給下面的老百姓種植,可是達官貴人誰不想要?就算他們自己吃不完,還可以拿去賣,一邊一心為民謀利,一邊一心為己謀私,而良種有限,岑相觸動了那麼多達官貴人的利益,他們可不就合起夥要把岑相搞下來嘛。”
“不然你想想,岑相都已經是一品大員,當朝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