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氏將雲舒放到床上,問:“今天怎麼樣?找到活兒幹了嗎?”
嘿嘿,水志誠只是傻笑不說話,李氏看他那樣兒,道:“說吧,有什麼好事兒?”
水志誠從懷裡掏出一包銅板,遞給李氏道:“她娘,你看,我今天賺了一百個銅板!”
“啊!”李氏嚇一跳“你…你不會幹了什麼壞事兒吧?怎麼會有一百個銅板?”
“嘿嘿,她娘,你看我像壞蛋嗎?”
李氏故意圍著水志誠轉兩圈,上下品評一番:“恩,不像!倒像個大傻蛋!”
“啊,娘子敢笑話為夫,看為夫的厲害!”水志誠說著就要向李氏撲去!
李氏咯咯笑著後退幾步,推開水志誠道:“幹什麼?沒個正經,還沒吃晚飯了,雲舒還看著咱們了!別鬧了,快說正事兒!”
“嘿嘿”水志誠坐下還在傻笑,李氏嗔他一眼,水志誠便將這一百文銅錢的來歷一五一十的說一遍:
早上水志誠辰時中就進了城門,城裡大部分店鋪都關門休息;少數開門的店家,也只是留一兩個夥計守店,路上大多是走親訪友的人家,實在沒什麼活兒幹。
他到處轉悠直到巳時末,轉到西街一小巷子,一個阿婆叫住他:“小夥子,過來,過來!”
水志誠過去一問,那阿婆說她想去東街女兒家走親戚,平時去都是僱小轎,這幾天抬轎的人也回家過年了,所以想讓水志誠揹她過去。
水志誠有些猶豫,他進城是來賺錢的,這阿婆也挺可憐,要不要幫忙了?阿婆見狀,道:“小夥子,你把我送過去,我叫我閨女給你十個銅板怎麼樣?”
水志誠愣住,說話結結巴巴:“啊不…不,我…不是那個意思…”
“年紀青青的,婆婆媽媽像什麼話,就這麼說定了,快蹲下!”老實巴交的水志誠自然聽話的蹲下,那阿婆自己爬上背,直催:“往左邊走,快點快點,我女兒等我吃飯了!”
水志誠年輕力壯,走路又穩又快,只用了兩刻鐘就到了阿婆女兒家。阿婆女兒是家小布莊的老闆娘,見老孃來了自然高興。又見揹著老孃的水志誠,有些狐疑,待阿婆解釋清楚,老闆娘立馬掏出十個銅板,還叮囑水志誠:下午申時三刻再來送阿婆回家,工錢照舊!
水志誠欣然答應,接下來他再四處轉悠,找短工的僱主就寬泛多了。見到有老阿婆四處張望的,便上前詢問一番,不過能像布莊阿婆那麼大方的卻不多,她們有的只是道謝,有的就給一兩個銅板,水志誠不好說什麼,只是嘿嘿一笑算了。
下午水志誠遇到一對母子,見那母子倆身邊丟著幾個包袱,旁邊兩個小混混攔著母子二人正說些難聽話,水志誠最見不得那些欺負人的,提著扁擔衝上去就把兩小混混打跑了。
水志誠見母子二人東西挺多,又沒男人同行,便想幫他們,可那婦人很有戒心,卻以為水志誠有什麼目的。水志誠乾脆直說:大姐,你就把我當短工吧,我幫你挑東西,還護你們母子安全到家,你給我十文錢怎麼樣?
那婦人有些猶豫,水志誠以為她嫌價錢高,便道:十文是多了點兒,要不你給五文就好了。婦人打量水志誠幾遍,看他確實只是個粗壯憨直的農家漢子,便同意了。
那婦人夫家姓唐,孃家姓方,有些姿色,卻是個寡婦,幸好丈夫去世時留下了一間鋪子、一座院子,家裡也算略有薄產,於是方寡婦便帶著四歲的兒子獨自過活,她家就在南街上,今天出來是去孃家走親訪友的。回來時每家送點兒東西,湊一起就裝了這麼幾個大包袱。
方寡婦孃家條件比她家還略差,有個兄弟在外做生意,過年都沒回來。她回家找不到人送,本打算到街上叫個小轎的,站了一會兒,轎子沒等到卻等來兩個小潑皮。
那幾個大包袱加起來也不過六七十斤,帶著孩子的方寡婦自然是拎不動的,而對挑個兩百斤上山下坡還健步如飛的水志誠來說自然是小case,他將幾個包袱往扁擔上一掛輕輕鬆鬆就弄走了,因為路途有點兒遠,方寡婦走得慢,那孩子走一會兒就累,水志誠乾脆讓那小男孩也騎到他肩上,把那孩子樂的直叫喚。
直到把母子二人送到街口,方寡婦怕鄰里說閒話,便讓水志誠將東西放下,給了水志誠二十文錢。水志誠想退她十文,方寡婦道:“兄弟,我家不方便招待你,不過我家開了個雜貨鋪,常要進貨送貨什麼的,你要是不嫌棄,每隔五天來幫我進貨送貨,工錢每次給你二十文,今天這多出的十文就當是定錢,你看如何?”
水志誠自然高興,這事兒就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