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二姨高興了,挽起鄭氏胳膊晃了晃:“哎呀,娘,您難得誇我一次,今天誇了我,是不是也該給點兒賞錢啊?”
鄭氏笑著戳戳二姨額頭:“你啊,孩子都幾歲了,還好意思撒嬌,也不怕你兒子笑話你!”
幾人笑鬧幾句,氣氛便緩和了下來。
申時二刻,李氏一家便啟程回家了。鄭氏和眾姐妹都來送他們,直到翻過小山,上了大道,還能看見一群人站在山頂上望著他們。
李氏偷偷擦擦眼角,嘆息:“唉!當初真該聽孃的話,嫁個近點兒的人家多好!”
水志誠安慰道:“如書,別難過,咱們好好過日子,好好賺錢,以後蓋大瓦房,就接娘來住;要不買輛牛車,不,買輛大馬車,兩三刻鐘就能到了!”
李氏破涕而笑:“還大馬車了,家裡連頭豬都沒有,你把那幾只老母雞綁上拿去拉馬車好了”雲舒聽了咯咯咯的笑個不停。
水志誠一把抱過雲舒:“哎呀,你這不孝女,居然敢嘲笑你老爹,看我不把你扔出去!”說完就將雲舒往上舉舉。
“小心點兒,放下放下,別傷著她了!”李氏在一旁著急。
水志誠放下雲舒:
“對了,那唐多智是怎麼回事兒?我看你剛才很不待見他,你跟他有仇?”
第二十二章 李家過往
“對了,那唐多智是怎麼回事兒?我看你剛才很不待見他,你跟他有仇?”
李氏嘆口氣,“不只是唐多智,他們一家都…,唉!這個說來話長,我們邊走邊說吧!”
五十年前,李家老祖是本縣有名的地主,這附近十來個村都是李家的地,當時的家主是李氏爺爺的父親(後稱老人家)。老人家有四個兒子:老大就是右邊鄰居李如鐘的爺爺,老二是李氏爺爺,老三是左邊鄰居小三子的爺爺,這三子均為正妻所生;老四就是張嬸的相公李鴻科的父親,為小妾所生。
李家到老人家這代已傳近百年,他那小妾本是個戲子,極得老人家寵愛,對老四更是寵得無法無天。老四從小到大隻會鬥雞耍錢,後又與城裡的潑皮週三混到一起。週三本是個浪蕩子,靠拐賣良家女子、收保護費為生。跟老四混熟後,便將老四拉進了賭坊,老四開始時、沒錢了只是偷偷家裡的東西,被老人家發現,痛打了一頓。
老四安分沒幾天,身上的傷還沒全好,又被週三騙出去賭。老四記恨老人家為幾個錢就下如此重手打他,便將家裡的地契房契偷去一大半,沒多久就輸得精光,他不敢回家只好四處躲藏、乞討為生,直到要債的上門收地收房,大家才知道事情嚴重了!
幸好老人家將李家大院這片祖宅和村裡上好良田的地契隨身攜帶,以備不測。那要債的週三來時將官差也帶了來,看情形這事兒背後必定有人指使。李家雖是大地主,卻無權無勢,哪敢跟官府對抗?老人家只好將李家近百年的家業交了出去。
等老四被找到帶回來,他全身破破爛爛、腐臭難當,腿也瘸了一支,比叫花子還不如。
老四一見老人家便痛哭流涕,悔不當初。他稱身上的地契房契都是被週三搶去的,週三又逼著他立下欠條字據,一個月內不許回家。
他只好沿街乞討,後來找了個機會跟蹤週三,發現他常進出於一家大宅院,經多方打聽才知那是胡縣令弟弟家的宅子。老四氣不過跑去衙門告狀,卻被官差一頓好打,他的腿就是那時被打瘸的!
老人家思慮良久,又派人去打聽那些地契房契的去向,結果一半落到胡縣令夫人名下,一半落到胡縣令弟弟名下。這胡縣令本就是個昏官,最是愛財,縣裡被他奪了家產的大有人在;胡縣令夫人孃家又是省城的大戶,很有些勢力。小小一個李家,就算傾家蕩產,也動不了他們分毫。老人家痛心疾首:真是我不犯人人卻要欺我!
對那不爭氣的老四,本想打死他了事,最後老人家還是心軟了,只是將他趕出了李家大院,分了兩畝薄田給他,讓他自生自滅。老四便在他孃的幫助下在李家大院附近蓋了間小院子,就是張嬸那間小院子。
老人家痛定思痛,這次家難一是他教子不嚴、寵溺小妾;二是樹大招風、被惡人惦記;三是無權無勢、無力反抗。於是老人家立下家訓:
一、李家子孫今後不論貧富不得納妾;
二、李家子孫誰能博得功名,誰就是李家家主,良田、房屋均歸他所有。
三、凡是李家子孫必須謹記家仇,若有機會,定要讓罪魁禍首傾家蕩產!
老大一子兩女,老二一子三女,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