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下的稻鋪已經曬了六七天了,基本上都幹了。老爺子安排了一下活計,女人們就在地裡邊摞稻鋪,紮成一個個的稻靶子,堆成一個個的小堆,男人們則是用擔子將稻靶一擔一擔的挑回自家院子裡邊兒,堆碼起來,等著秧苗插完再脫粒。李明錦終於被安排了事情,就是傍晚的時候帶著家裡幾個熊孩子跟著奶奶母親後邊兒撿拉下的一個個的稻穗。
摞稻鋪比割稻子快的多,一天能摞完兩畝地,站在田裡,看著遠處一大片的田地,男人們挑著擔子,腳步沉重穩當的快步來回於交錯的田埂之間。婦人們邊幹活邊隔空聊著家常,今年能收多少稻子啊,什麼時候能做完活啊。小孩子們則是在田裡面來回穿梭。笑聲盤旋在高溫的田地之間。
幾個小孩子開始還覺得很新鮮,撿著撿著就抓起來在稻鋪上面跳躍的螞蚱,低空飛舞的蜻蜓。李明錦看著幾個玩的不亦樂乎的弟妹搖了搖頭,撿完稻穗,就去幫奶奶去堆稻靶去了。
夏日的農忙,給人的感覺是燥熱,疲憊,充實。一大家子前後忙了小半月,終於將七畝多水田,4畝旱地的水稻和玉米都收回了自家的院子裡。還有半畝水田已經育好了青嫩的秧苗。
老爺子已經去徐老爹家租用牛去了,不過之前還是要將水田放上水,古代是沒有打水泵的,河裡的水,要想打上來放到田裡邊是要用水車的,李明錦見過村裡的水車,都是人工用腳踩扇葉的來帶動起來水車執行的。一般都是幾個人一起去踩,畢竟帶動水在裡面流動,是有阻力的。不過因著家家戶戶的地都是間或相鄰的,你家的水從我家地裡先過,都是常事,因此村民們都是商量好,平均分攤人力,一家出幾個人來回換著去踩水車,這樣幹活更快。
李大貴家裡的地就四畝水田,兩畝旱地,想著老大家裡田多,和老婆子說了一聲之後,就過來和老爺子商量今年犁地平地什麼的都一起做,這些活計女人們是做不來的。今年農忙二侄子也沒回來,能伸把手就伸把手。
老爺子也不當自家弟弟是外人,說好之後,兩家五個男人,起早貪黑的終於花了三天時間將三家的水田犁好翻整好,就等著插秧了。
☆、第18章
插秧的這些天,每天天還沒亮,李家幾個人就去了秧苗田去拔秧去了。每天算好的是要載掉一畝多的水田,因此都是趕早要把秧苗都拔好,好在吃過早飯之後將秧苗甩進水田裡邊。秧苗早上迎著露水,拔起來是最好的。下午的量,就是吃完飯再拔,不能太早,否則容易葉苗曬枯死了,根泡在水裡也不至於立馬死掉,不過插下去,緩過綠來卻是不如新鮮的秧苗好。
李明錦最近早上起的都很早,王氏已經習慣了,只當孫子想幫忙。欣慰孫子的懂事也沒攔著,男娃子總是要擔當生活的,早懂事也好。
每天一大早起來,李明錦首要的事情就是去河裡提水。對李明錦來說這也是鍛鍊身體的一種方法,自己在軍隊養成的習慣,不太適應懶散的生活。
插秧這活是沒有割稻子快的,一直要彎著腰一手一手的將一搓三四根的秧苗□□田床上,真不是輕鬆的活,李明錦這段時間沒事兒的時候,就會帶著兩個弟弟去河裡邊叉魚,灃河是活水,魚還是挺多的,再沒有漁網的情況下,李明錦只能去叉了,好在運氣還不錯,每天一兩條的還是能叉到,村子裡面一些孩子也看到李明錦手裡的叉子,挺羨慕的。少有吃肉機會的孩子們,看到魚,也很饞的。
王氏每天心情舒暢的清理著孫子弄回來的河魚,或紅燒,或做湯,家裡人每天都能補補有力氣幹活兒,因著家裡生平時能吃飽就是已經很不錯了,別吃能吃上肉了,現在看到天天都能吃上魚,幾個小的甭提有多開心了。明輝直嚷嚷要哥哥教自己叉魚的本事兒。
忙碌的日子,過的也很快。兩家的壯勞力前後忙了七八天家裡的秧苗終於全部插完了,又忙了兩天將幾畝旱地的玉米種了下去。不過眾人卻沒有鬆口氣兒,夏季會間或的下暴雨,這段時間大都是晴天,只下了兩次小的雷陣雨。老爺子商量了一下,決定加上勁兒,把院子裡的稻穗和苞米都脫粒掉。苞谷都是相互搓的,稻子是用一個石磙,人工先摔稻靶子,使勁的摔,能將大部分的稻粒子從枝頭脫下來,不過剩下的不乾淨的稻靶子,是要抖散鋪在院子裡的空地上,然後用牛,拉著石磙在上面碾壓脫落稻粒,全部都是人工活啊。
古代的人都是靠氣候風向,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常識去判斷天氣的。習慣了收聽天氣預報的李明錦,看著自家爺爺算出後面有暴雨,覺得很神乎。
既然老爺子拍板了,眾人也就照做了。院子裡,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