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莊妃輕蔑地掃視了一圈,嗤笑道:“就憑她們?你也真夠心大的。”
“……行,就這麼定下是你了。”魏雲清心裡翻了個白眼,直接下了結論。
莊妃沒有反對,只是表情依然不屑一顧。
魏雲清也懶得理她的口是心非,繼續問道:“還有沒有人願意協助莊妃的?”
安靜了幾秒,有兩位選侍小心地舉起了手——這舉手還是魏雲清教的,說議事時有話說就舉手,不要亂糟糟的。
魏雲清點點頭,笑道:“那就麻煩三位了。”
莊妃回頭看了那兩位選侍一眼,後兩者有些心虛地別開視線,不太敢跟她對視,莊妃冷哼一聲,收回視線,也沒說什麼反對的話。
在確定開辦女子書院的主要負責人後,魏雲清又開始為錢的事發起愁來。其實開辦女子書院有三難:錢,師資力量,生源,不過既然已經定了負責人,後兩項就主要交給莊妃負責了,魏雲清只需再跟她商討一下女子書院將來主要的教育方向。開辦一個書院的錢,魏雲清暫時還有,但也僅僅能開辦維持這一個罷了,她得想辦法賺錢,免得後繼無力。
自己瞎想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魏雲清便讓曹軍把金儼叫了過來,金儼是戶部尚書,大梁的財政狀況他最清楚。
金儼和魏雲清大概可以算是相看兩厭,魏雲清問他財政情況時,他也只是揀最簡單地說了,不過倒也沒有撒謊。
目前大梁國家財政收入靠的就是稅收,主要分為土地稅和商業稅兩種,而土地稅佔的是大頭。土地稅以耕地面積和土地面積為基準,每年浮動範圍不大,而最近財政困難主要是因為軍費的陡然增加。
在金儼說了一下土地稅的收稅比例後,魏雲清點點頭,大梁的土地稅不算重,農民基本能活下去。其實按照她的想法,農業稅就該廢除,種地很辛苦,而每年種地就種出那麼點東西,又要交稅,農民就只能混個溫飽了。可就算是在現代,農業稅直到2006年才廢除,那還是得益於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農業的工業化規模化,如今這種全靠手工,而且國家稅收就指望著農業稅的情況下,農業稅根本不可能取消的。況且,不僅僅從經濟上考慮,農業稅的徵收也有政治上的考量——有些地方天高皇帝遠,要是不徵收農業稅,怎麼讓百姓們產生對皇權的敬畏之心?
既然農業稅不方便調整,便只能動商業稅這塊了。然而聽金儼一介紹,這商業稅也是品種繁多,包括對金銀鐵,谷,帛等的收稅,關市之稅等等,再加重也不妥。而像茶,鹽,礦產之類的都是專賣,相當於國家承包給私人,別人不得擅自經營。
在聽完金儼的介紹之後,魏雲清想到兩個問題,一是大梁缺少國營企業,像茶,鹽之類的專賣完全可以捏在國家手裡,但現在卻全都外包了出去,這其中肯定少不了錢權交易暗箱操作,若她提出要把那些東西都收歸國有,必定會引起利益雙方的反對,這個還是等將來再說吧。另一個就是大梁採取的是完全的閉關鎖國政策,不與其他國家通商。按照金儼說起來,這也是無奈之舉。
大梁與其他國家有陸路和海陸兩條。先說陸路,早些年間跟大宋是有商業交流的,但兩國關係變糟糕後就斷絕了商業往來。除了大宋以外,北方還有些獨立的遊牧民族,大梁跟對方打過交道,對方不講契約精神,搶了貨不給錢或者賣的貨數量不足以次充好,時間一久,大梁國內的商人都不敢跟人家做生意了,他們便也轉向了大宋,大宋人比較剽悍,那些遊牧民族打不過,自然就只能老老實實做生意了。
再來說海路。很早之前魏雲清就聽柳慧娘說過大梁有海禁,這也是被逼出來的。海上有倭寇,大梁也派兵剿過,只是倭寇狡詐,大梁派出的兵力多,他們就逃、躲,大梁派出的兵力少,他們就打,如此多年下來,倭寇沒打掉多少,大梁士兵倒是折損不少。因此到後來,朝廷就下了海禁的命令,乾脆就不讓商船出海了。但這海上交易利潤高,有不少人犯禁,有些死在了倭寇的劫掠下,有些成功突破大梁朝廷和倭寇的雙重封鎖,一夜暴富。若是被朝廷抓住,犯禁的不但要沒收貨物貨款,還要判刑。原本最初目的是保護海商的海禁令,最後卻變成了海商的催命符,也是令人唏噓。
“金大人,我聽聞這海上貿易利潤頗為豐厚,不如就想法子剿滅倭寇,開海禁吧。”魏雲清道。
金儼雙手一拱:“娘娘想法不錯。只是一來倭寇屢次剿滅都未成功,二來戶部沒銀子供軍隊,娘娘還是莫要多想了。”
魏雲清滿心鬱悶,又是沒錢!沒錢就沒辦法打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