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已決定,再無轉圜,你們現在同意我還能給姜麗一筆錢,若是拖著,那就什麼都得不到,你們自己看著辦吧。”
說完便走了,陸冬一走,姜家就亂了套,姜大嫂一個勁兒的諷刺姜爸姜媽和姜大哥,不知自己斤兩的瞎折騰,又說這下好了,家裡多了個吃白飯的,還是個離了婚的,以後就是想嫁也嫁不出去了,總之就是各種難聽話。
姜大哥疼小妹,給姜大嫂一頓揍,趕回屋裡去了。
至於姜麗,痛哭之餘就是埋怨姜媽和姜大哥,非要折騰,折騰的如今陸冬氣跑了,還要跟她離婚。
總之家裡頭是鬧得雞飛狗跳,烏煙瘴氣。
最終姜家為了那筆錢,還是離了婚。
年底的時候,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了實施改革開放的決策,對內改革、對外開放,首先受到衝擊的就是南邊沿海城市和農村。
農村開始實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也就是說農民們種出來的作物不再由隊裡分配,除了承包開支,剩下的不管種出來多少,全屬於自己。
最大的變化是,城裡頭慢慢的開始有了小攤子出現,賣各種自家田裡的出息,或者一些小雜物,新鮮又便宜,服務態度還好。
供銷社和農副食品供應站的生意直線下降。
79年,開放了四個出口特區,南邊湧進許多國外的時興東西,迅速繁榮起來。
80年出口特區改名為經濟特區,京城的小攤位也開始越來越多,有很多都是從南邊倒貨過來賣。
柳三月坐不住了,這是一個大好的機會,這時候的物流和資訊傳遞還沒那麼快,南邊湧入了太多新鮮東西和資訊,北邊卻很難接觸的到,只要你敢跑,倒過來的東西就不愁沒銷路,就不愁沒錢掙。
而時機也就只有這兩年,過了這兩年,各行各業步入正軌,資訊徹底交融,再跑可就來不及了。
柳三月乾脆跟家裡頭說了一聲,然後趁著週末,再請了兩天假,坐火車往南方跑了一趟。
這個時候做生意還是個很見不得人的事兒,是個說不出口的事兒,上學或者是進廠才是正經之道,柳三月心裡頭明白,她不想改變她的目標,也不想將來再掰扯,便趁著這次去南方,直接跟家裡說了自己的想法和決定。
陸老爺子心裡頭對這個事兒是不大舒服的,女人嘛,就該老實在家待著伺候男人、帶帶孩子,等以後畢業了找個穩妥的、輕鬆的工作做著,萬事都該以家裡頭為重,怎麼能一個女人家天南地北的到處跑,還想著做生意呢。
他們這樣的人家,又不差什麼,根本就不需要,更何況傳出去也不好聽的。
陸老爺子也沒直接跟柳三月說什麼,倒是把陸淮叫過去訓斥了一頓,想叫陸淮去跟柳三月傳達他的意思,畢竟也沒有公公拉著兒媳婦教育的道理。
但柳三月早跟陸淮說過自己的想法,陸淮也是沒意見的,所以當下就跟陸老爺子爭取了幾句,並且表達了自己怕媳婦兒,不敢去跟柳三月說的意思。
陸老爺子來氣,大老爺們兒怕媳婦兒,像個什麼樣子,又給陸淮一頓教訓,偏陸淮混不吝,油鹽不進的,又護媳婦兒,陸老爺子也沒轍,氣了仰倒,最終到底是不了了之。
而柳家那頭,柳媽是覺得為人媳婦兒,這樣約摸不大好,想勸勸柳三月來著的,但是柳爸覺得孩子們未來的路還是讓他們自己選擇自己走的好,他們不應該過多幹預,畢竟做生意雖被他人瞧不上,卻真又不是什麼壞事兒。
柳媽向來什麼都聽柳爸的,便也轉而表示支援了。
這趟南方之行,柳三月去了經濟特區之一——新安,到了哪兒可真是大開眼界。
她只隱約知道這時候流行喇叭褲、□□鏡,別的是一概不知,來了這兒才發現,不光是喇叭褲、□□鏡,還有各種文化衫、休閒裝、霹靂服什麼的,總之款式種類可是多的很。
顏色也極為鮮豔,大紅大紫大綠,各種撞色混搭。
走在大街上,一片色彩的海洋,褲子一個賽一個的奇形怪狀,穿喇叭褲的,褲腿底下的喇叭,恨不能寬大到拖著地走,看的柳三月是眼花又繚亂。
柳三月手頭沒什麼錢,就琢磨著什麼是這邊沒有的,稀缺的,好變出來賣了錢進貨。
想來想去的就想到了北邊的山貨,比如人參什麼的,這種藥材她可以變,想要多大的就有多大的,價格還上的去。
於是她變了一根人參和一朵靈芝,都是那種年歲大的,像這種也不用多變,一樣一個指定也就夠了。